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趋势,国内生产总值GDP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然而,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状况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知道投资与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作为投资中最为重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其对经济的增长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研究比较不同地区之间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征,是对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是实现地区之间平衡协调发展以及促进整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经济资源基础的差异,两个地区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方面必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差异有利于国家制定地区协调发展政策,有利于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本文主要采用1999~2013年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边际分析法对东、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收益比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在定量分析中,可以得到15年来我国东、西部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收益比呈逐渐递减趋势。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西部地区也逐步赶超东部地区,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在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进行边际分析的同时首先对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判断它们平稳性以及确定滞后阶数,同时构造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关系的协整模型,通过模型回归,得出东、西部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长期均衡的协整模型及相关系数。由相关系数的值可以表现出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差异的成因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低、投资领域相对狭窄和制度落后等原因,并进一步提出适当加大西部地区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率、鼓励民间投资和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等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实现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