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析腐败的概念和类型入手,将研究的范围定位在“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利用权力或职权谋取集团或私人利益”的范围之内,分析和归纳了现阶段我国腐败在体制、腐败行为和腐败主体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原理,从腐败产生的经济学基础、反腐败的成本一收益分析、腐败供需双方的决策分析等方面探讨腐败滋生与蔓延的原因。并且在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腐败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腐败的治理对策:一是加快改革发展减少腐败的机会,这要从降低行贿者的腐败需求和加强对权力本身的管制两方面下功夫,明确政府管制边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降低行贿者对腐败需求的措施,完善公共财富管理和公开办事程序是加强对权力本身管制的根本;二是运用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廉洁行为的收益;三是创新监督机制加大有效监督的力度;四是加强有效的惩罚机制提高腐败行为的成本,本文指出真正有效的惩罚机制要求不断地完善法制建设和提高破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