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野下我国政府回应现状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回应作为回应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当今行政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等巨大挑战下,为了适应更加民主和开放的时代,我国政府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也将政府回应提到新的理论高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政府回应能力。近年来,政府回应课题研究上取得的理论成果是显著的。国内外学者对政府回应的价值取向、政府回应概念、模式、公共决策机制、政务公开等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不同层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本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政府回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试图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并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不同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对政府回应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后,进一步分析当代政府回应建设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理论,指出当代政府回应研究的视角——治理理论,通过比较西方行政模式发展下的政府回应特点,分析治理视野下政府回应的含义,突出政府回应的新含义:回应主体具有主动性、主客体之间存在互动性;回应围绕的焦点是公共利益;其效果是满足社会需求和引导需求;回应还必须及时和具有预见性、电子化政府成为政府回应的有效载体等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当前我国在政府回应建设方面的进步,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政府回应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方面是夯实经济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要抓住关键,着力进行与政府回应相关的政治体制完善与创新。必须确立服务行政理念,强化行政人员的责任信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回复能力;完善电子化政府和回应流程机制,并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此外,加大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支持、规范公民社会是完善治理视野下的政府回应的必要措施。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言,提出政府回应问题,对政府回应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重要意义和理论研究回顾;第二章治理视野下政府回应研究的理论分析,从政府与社会二元分离、有限理性和“经济人”假设和治理理论分析政府回应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行政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回应特征,分析治理视野下政府回应的含义;第三章我国政府回应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本章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我国政府回应建设的进步、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第四章完善我国政府回应的对策。本章在第三章基础之上,针对问题结合我国实情提出逐步完善我国政府回应的对策。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强调了结论观点和创新点,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游梁式抽油机存在悬点载荷上、下冲程相差较大,变化复杂等问题,为提高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效果,提出了在抽油机出厂之前通过模拟加载系统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的理念。重
<正>二人场子:从"斗"到"逗"陕北秧歌中的二人场子是秧歌艺术中的精华,以一男一女表演的舞蹈形式为主。男角俗称"挎鼓子",女角俗称"包头"。在传统的踢场子中,多表现青年男女或
会议
妊娠期高血糖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增加围生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然而,过度严格地控制患者的孕期血糖,可能会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从而使胎儿生长受限、死胎等风险增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时采用小肠内排列术预防再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86例,按治
《太平经》是东汉晚期出现的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它不是一人一时的著作。本文主要以《太平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的社会和谐思想。《太平经》社会和谐思想的提出,和当时的社会
本文在综合评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论文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逻辑框架等内容作了概括性阐述,并基于此对论文研究中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包括技术转移的相
本文的宗旨在于揭示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我称之为德性分析法。本文在第一章通过王阳明的泰山平地之喻提出了中国哲学的重力结构这个命题,认为思想史必须表达为一种思想;对有关中
目的了解吸烟与创伤暴露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56名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救援军人PTSD的患病率及吸烟情况进行调查
本文主要研究了广域监视系统中的全景图生成技术。在全景图的生成过程中,图像配准方法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PTZ(pan-tilt-zoom)摄像机采集监视环境的空间序列图像。首先分
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条件限制,气象状况对中国的粮食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干旱、洪涝和冻害是粮食生产中经常遭遇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发生范围广,程度重,对其遥感监测实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