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粉烧结过程MgO对铁酸钙生成—结晶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烧结原料中铝含量的不断升高导致了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恶化、高炉渣粘度升高等不利影响。为了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和降低高炉渣粘度,通常在铁矿粉烧结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含镁熔剂。然而,烧结过程中镁含量增加同时也导致了烧结液相量减少,烧结矿强度降低。在铁矿粉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的生成与结晶直接影响烧结矿的质量。因此,弄清MgO对铁酸钙生成与结晶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完善铁酸钙的生成与结晶理论,对提高烧结矿质量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通过DSC研究了升温过程中MgO-CaO-Fe2O3系烧结初期液相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液相生成前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探讨了 MgO对烧结初期液相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MgO与Fe2O3反应生成含镁磁铁矿,当MgO存在时铁酸一钙(CaFe2O4)不稳定,含镁磁铁矿的增加导致CaFe2O4含量降低,烧结初期液相量减少,不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实验结果阐明了MgO添加导致烧结初期液相生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通过MgO-CaO-Fe2O3系熔体与赤铁矿的同化实验,研究了赤铁矿在MgO-CaO-Fe2O3系熔体内溶解过程中MgO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熔体粘度随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利于赤铁矿向熔体中溶解。然而,Fe203在MgO-CaO-Fe2O3系熔体内的溶解度也随MgO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相互作用,导致赤铁矿在MgO-CaO-Fe2O3系熔体内的实际溶解量先增加后减少。当MgO含量超过3 mass%时,赤铁矿在MgO-CaO-Fe2O3熔体内的实际溶解量减少,不利于复合铁酸钙的生成。为了研究不同脉石成分对二元CaO-Fe2O3系熔体结晶的影响,通过XRD、SEM等方法分别研究了MgO-CaO-Fe2O3、SiO2-CaO-Fe2O3和Al2O3-CaO-Fe2O3系熔体结晶后矿物组成。结果表明,Mg只存在于磁铁矿相而不参与二元铁酸钙相结晶。MgO促进了 CaO-Fe2O3系熔体中磁铁矿的结晶,导致熔体内Fe含量降低,抑制了CaFe2O4结晶;与之相反,SiO2和Al2O3都能促进并参与CaO-Fe2O3系熔体中多元铁酸钙相结晶,但是当SiO2和Al2O3含量超过3 mass%时,由于Ca2SiO4和Ca2(Al,Fe)2O5析出,导致熔体粘度增大,多元铁酸钙结晶受到抑制。在二元CaO-Fe2O3系熔体结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高温淬冷方法,研究了 MgO对CaO-Fe2O3-SiO2-Al2O3系多元熔体结晶的作用机理。实验发现,熔体内MgO含量增加促进了磁铁矿结晶,导致熔体内Fe含量降低,不利于复合铁酸钙结晶;熔体内Fe2O3的增加导致熔体内Fe含量升高,促进了复合铁酸钙结晶,其晶体结构从SFCA向SFCA-I转变。研究结果表明了多元铁酸钙结晶类型与CaO和Fe2O3比例有关,提出了MgO对二元与多元铁酸钙结晶的统一作用机理,有助于加深理解铁酸钙结晶理论,为改善烧结矿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比较与分析,简要地介绍了拉菲尔·莫内欧的一个核心思想——类型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他的代表作罗马艺术博物馆的生成过程。
光缆是当今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随着铜资源的日益减少,光缆的应用除了技术上优势外,更具有节能意义。本文以多年设计经验,介绍了光缆在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几种应
从蜀汉的政治格局谈前《出师表》的真实趣旨朱维权古今诸家对诸葛亮前《出师表》(以下简称《出师表》)的研究、注释,多囿于就文论文,就字释义,只突出其“忠贞报国”的一面,未结合当
本文对宁城县推广应用的日光温室大棚卷帘机的技术性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从西安配电网现状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现有配电网管理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配电网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西安配电网的特点确定了西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思路及
目的探讨染色指引法联合双重荷包缝合纠正重度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随机纳入重度乳头内陷的孕前育龄患者15例为观察组,孕前进行手术,并佩戴矫正器4周;对照组纳入重度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高校群体脂肪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校2 193例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和B超检查,采用χ2
本文对地磁传感器飞行器转速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结论及今后的展望、应用。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缆已成为我国输电建设的重要设备。因此,本文结合具体的事例,重点分析电缆线路的故障原因,以及提高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的途径。
移动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拓宽了对商品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诱发了信息过载、搜索负担过重等问题。为了缓解信息过载的压力,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个性化推荐服务应运而生。主要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