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化人口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银发浪潮的冲击之下,传统的单单以解决老年人生理需求为目的的家庭养老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代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和特殊群体的生理及精神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居家养老模式凭借其优势在现代化养老理念普及背景下成为了现代老年人养老生活的必然选择。同时,随着“服务型”政府思想的提出及近几年来的不断推广和良好成效,其思想在居家养老领域也得到了试点发展,即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领域公共服务的不同要求与特征,鼓励各种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是公共服务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看,取得理想购买效果的购买过程存在着一些共性,例如购买过程的竞争程度高、主体间关系平等、民间组织运作的独立性较强等特征,因此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就相对能够获得较好的工作成效与较高的群众满意度。然而合肥市目前通过平等关系下的合作模式来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范例屈指可数,对于理想购买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更是缺乏。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现有实践总结情况,提出了其目前存在的购买竞争程度低、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关系不平等、政府购买能力不足以及第三方评估流于形式等问题并分析了造成现存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然后结合理想购买模式下的政府购买过程特征,提出了合肥市政府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增强购买过程的竞争程度、构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大政府购买力度以及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为合肥市政府更好地实施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