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的目的是分析艾略特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一方面,艾略特的一些作品,尤其是他年轻时的作品,体现出了一点浪漫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形成了自己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理论以后,成熟时期的艾略特变得渐渐与浪漫主义疏离,甚至对浪漫主义持有一定的反对意见。对于艾略特与浪漫主义的联系,本文主要论述两个方面。一个是主题与情感,另一个是诗歌中体现的失望与想要逃离的情绪。通过比较部分艾略特的作品与部分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艾略特一开始接触诗歌时,他的诗歌读来有些浪漫主义倾向,因为诗中体现出的情感较为简单,直接,未经雕琢。他的较后期的作品也同样没有完全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因为诗中反映出的对现实不满、失望的情绪,以及想要逃离的愿望也是与许多浪漫主义诗歌中体现的情绪遥相呼应的。然而,艾略特却又的的确确与浪漫主义诗人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首先,他与浪漫主义诗人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对意象的运用上。受了法国象征主义以及意象主义影响的艾略特经常在诗歌中通过精确并发人深省的意象来揭示生活中晦暗的一面。其次,如果仔细读一下他的文学评论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客观化理论”以及对在诗歌创作中把个人的具体情感转化为诗歌中有特定意义的情感的主张是致使他与浪漫主义疏离的根本原因。浪漫主义诗人信奉“强烈感情的自发流露”,而艾略特却认为这样自然流露的感情比较粗糙,不适宜用在诗歌中。他信奉好作品是通过慎重的理智思考而产生的。其实艾略特的“诗歌客观化理论”中还有一些部分是涉及到艾略特对传统与个人才能的态度的。本文在结尾处对此也稍有涉及。艾略特坚信一个诗人在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必须注重历史和传统。本文作者希望象艾略特这样对传统和个人才能之间关系的思考能够成为所有人都乐意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