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为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的SLE偏头痛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影像学依据,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偏头痛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进一步验证SLE偏头痛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独立临床表现。评估SLE偏头痛程度与焦虑、抑郁倾向、认知功能障碍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研究对象共分3组,分别纳入SLE偏头痛、原发性偏头痛及健康对照组,遵循性别、年龄、病程、学历匹配的原则。偏头痛由神经内科医师协助诊断,受试者符合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SLE偏头痛组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岁到55岁之间;②右利手;③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SLE分类标准及国际头痛协会(IHS)关于偏头痛分类标准,且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方可考虑入组;④以偏头痛为首发临床表现或明确诊断SLE后出现的偏头痛(排除儿童期及青少年期起病的偏头痛)。研究将入组条件严格控制,排除合并有其它亚型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均为单一的SLE偏头痛亚型,同时MRI影像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方考虑入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②影像学检查:采用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计算分数低频振荡幅度(fALFF)值;③量表评估:利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并进行认知功能的测验,认知功能采用连线实验A、B评估。同时完善疾病活动度(SLEDAI)及脏器受累(SLICC-DI)评分;④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结果: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人数为408名,合并神经精神狼疮患者为142名,发生率占35%,其中头痛为42名,发生率占29.57%,偏头痛为15名,占35.7%,符合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10名(均为无先兆)。2.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果:①SLE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ALFF值增高区域集中在双侧额中回(左侧为甚)。②与原发性偏头痛比较,fALFF值增高区域集中在左侧中央后回及扣带回。③有雷诺现象的SLE偏头痛与原发性偏头痛比较,fALFF值增高区域集中在小脑半球。④有雷诺现象的SLE偏头痛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ALFF值增高区域集中在双侧顶下小叶脑功能活动增强,且顶下小叶与疾病活动度显著相关。3. SAS及SDS量表结果:①SAS量表评分≥50分提示有焦虑倾向。SLE偏头痛组焦虑倾向的发生率为50%(n=5),其中轻度焦虑倾向为20%(n=2),中度焦虑倾向为20%(n=2),重度焦虑倾向为10%(n=1);原发性偏头痛组焦虑倾向发生率为50%(n=5),轻度焦虑倾向为40%(n=4),中度焦虑倾向为10%(n=1);健康对照组无焦虑倾向。三组(52±3.435VS47.4±2.323VS31.3±1.724,P<0.001)有统计学差异。②SDS评分≥50分提示有抑郁倾向,SLE偏头痛组抑郁倾向的发生率为50%(n=5);原发性偏头痛组抑郁倾向发生率为10%(n=1);健康对照组无抑郁倾向。三组(46.9±3.471VS45.5±1.746VS31.6±1.855,P<0.001)有统计学差异。4.认知功能①A部分:三组(55±4.422VS35.1±2.401VS38.8±2.287,P=0.001)有统计学差异;②B部分:三组(83.6±5.857VS56.3±5.452VS53±2.068,P=0.002)有统计学差异。③两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5. SLE偏头痛组有50%(n=5)的患者合并有雷诺现象,而原发性偏头痛及健康对照组均无雷诺现象发生。结论:1.fMRI是反映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的SLE偏头痛患者颅内改变的敏感影像学手段,为SLE偏头痛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依据。验证偏头痛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独立临床表现。顶下小叶可能参与有雷诺现象的SLE偏头痛发病机制。2.SLE偏头痛焦虑障碍与SLEDAI及SLICC-DI有显著的相关性。3.SLE偏头痛组存在认知功能障碍。4. SLE偏头痛程度与焦虑、抑郁、SLEDAI及SLICC-DI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