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与微观效应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ka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市场的主体之一的上市公司群体也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相应的位置.这种金融结构不仅不能满足各层次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而且产生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微观的角度比较金融结构变化过程中的上市公司的微观表现,证券市场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初次融资状况,但上市公司对证券市场的反应并不敏感,因而对持续融资改善并不明显,通过OLS和GMM得到的回归结果支持了这种结论.因此应该通过加强证券市场的结构调整来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由于中国经济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应该顺应这一改变,应该从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角度,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业的竞争,以竞争来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建立能够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金融结构.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45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从1998年第四季度到2002年第一季度所有季度投资组合的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从整体上不存在反馈交易行为,但是个别季度
《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就业率在提高,但是毕业人数也同样增加,造成失业人数的绝对值并没有减少。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房价出现猛增,促使现如今高等学历
论文中首先将中国企业面临的基本情况与目前的西方主流的有关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关系问题的理论结合起来进行讨论,结果发现由于中国的上市公司缺乏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及
文中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较系统的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的生成动因和结构要素,进而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关键特征和优势来源进行
该文介绍了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评析.其次,介绍了中国国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分析了其成因.再次,结合对该田和海尔的两个案例分析,探讨和总结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公司内贸易的定义及其类型.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公司内贸易的现状和结构特征.第三章指出传统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存在重大的缺陷如:完全竞争、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