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具有生长速率快,营养价值高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球藻亦可用作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材料。但是,自然界存在的小球藻因其生物量和油脂产量较低,不适合大规模培养联产生物燃油。对野生藻种进行遗传改良是培育可工业应用藻株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从山西生境分离得到野生型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材料,用UV-EMS进行复合诱变,以期获得高产富油的小球藻株系。首先,研究了埃氏小球藻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最终选定链霉素以最小致死浓度(7.5μg/ml)作为诱变育种的初筛条件,与非抗性筛选相比,应用链霉素对突变体筛选的工作量减少了约30%,筛选效率提高了约40%。其次,探索了利用抗生素建立无菌体系的途径,并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的初始OD值0.2,pH范围8.5-9.5,培养温度25+0.5℃,盐浓度<O.Olmol/L。第三,以无菌体系培养的埃氏小球藻为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和紫外线(EMS-UV)混合诱变与抗性筛选相结合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编号为028和033的两株优异突变株。028号藻株总脂肪酸含量为52.57%(细胞干重),比出发株提高1.69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到总脂肪酸的35%,比出发株提高了4.37倍。033号藻株总脂肪酸含量为48.74%(细胞干重),比出发株提高1.63倍,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15%,比出发株提高了1.87倍。最后,测试这两个突变株的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的结果表明,突变株的生长速率、光合效率、最大光合作用容量均明显优于出发藻株。本研究建立的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和复合诱变技术可为人工诱变其它能源微藻提供借鉴,获得优异埃氏小球藻突变株系可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化培养联产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