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作为生物杀虫剂,除了具有对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生物农药普遍存在的优点外,更因其能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而长期控制虫口这一明显优于其它杀虫剂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NPV也存在杀虫范围窄和作用速度慢等缺点,这大大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因此,研究提高其杀虫活性的途径和机理对于开发实用性病毒制剂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对NPV的增效途径和增效机理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斜纹夜蛾NPV(SINPV)尚很少研究。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力强,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已对许多化学农药产生了抗性,SINPV是具有潜力的替代生物防治剂。因此,本文以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为靶标对象,研究提高SINPV毒力的增效途径和增效机理,以促进SINPV在害虫防治上的开发应用。 一、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途径研究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病毒种和分离株之间复合侵染的增毒作用、交替感染不同寄主对毒力的影响、以及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病毒的增效作用,寻找提高NPV毒力效果的途径。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种病毒间的联合增效作用 研究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cGV)可明显提高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毒力。在以斜纹夜蛾为靶标对象时,XcGV可提高斜纹夜蛾NPV(SINPV)对3龄幼虫的杀虫速度,害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缩短了0.5-2.5d,还可同时提高SINPV对5龄幼虫的杀虫速度和杀虫活性,害虫的死亡率提高了33.8%;此外,联合作用于5龄幼虫时还明显抑制了斜纹夜蛾体重的增长。以甜菜夜蛾为靶标对象时,XcGV可提高XcNPV和SINPV对2龄幼虫的杀虫速度,LT50缩短1.3-1.7d。 (2)SINPV不同分离株间的增效作用 研究发现,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INPV)日本福冈株、小笠原株和埃及株感染斜纹夜蛾,在种群中连续传代的过程中,各分离株单独及复合侵染对斜纹夜蛾的毒力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单独侵染连续传代后,各分离株毒力显著提高,但不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