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发达国家,证券分析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公司盈余预测。他们利用其专业知识,搜集并整合相关信息,来预测公司未来的收益,向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财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传导效率。由于盈余预测信息在资本市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行为成了资本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国外的许多实证研究指出,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信息是否具有价值,对资本市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精确程度。由此,本文提出自己的研究内容—运用最新的数据,从公司本身、信息披露、投资者关注三方面综合考虑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先就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提出研究假设,引出影响因素。然后以2008-2011年的深市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我国证券分析师在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盈余时影响其预测精确度的具体因素,得出实证结论。最后文章对研究假设和实证结论进行了概括,提出了本文存在的局限,并就证券分析师提高盈余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如下:第一,我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精度与国际趋同,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信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另一方面,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普遍有乐观倾向,所以投资者在利用信息也应注意信息价值与风险的综合考虑。第二,本文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对盈余预测准确性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呈正相关关系。即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越准确。因此,优质公司应通过“信号显示”向外部传递公司真实价值,从而避免投资者的“逆向选择”。第三,相对于大公司而言,小公司表现出更好的盈余预测,可能与大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强,无法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关。第四,相对于盈余可预测性较差的公司,尤其是非营业收入占比例过多的公司,拥有可持续性的利润增长的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度更高,而另一方面,净利润增长率这个指标对于盈利预测的作用已经慢慢减弱,所以无论是作为公司管理层还是投资者,都应该避免只关注净利润而忽略了除利润以外的其他盈利能力的信号。而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于上市公司进行不合理的“盈余管理”的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