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陡岭杂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陡岭杂岩位于商丹断裂带南侧的南秦岭构造带中,它是夹持于华北、扬子板块边界地体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作为新元古代-古生代浅变质-未变质地层中的一个结晶基底,陡岭杂岩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可以为秦岭造山带的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由于研究基础薄弱,对这套杂岩的原岩以及变质时代尚未得出结论性的认识。本文从野外调研入手,主要从变质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方面对陡岭杂岩进行综合研究,这对探讨扬子板块及其周缘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野外调研表明,陡岭杂岩的岩石组合主要为一套中级变质杂岩,由条带状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包括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和二长片麻岩)组成,夹斜长角闪岩、变泥质岩、钙硅酸盐变粒岩和大理岩,其中斜长角闪岩有时与片麻岩呈互层状产出。根据岩石的显微结构特征、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确定了陡岭杂岩的变质矿物组合及其演化序列。在变泥质岩中出现石榴石、黑云母、十字石、蓝晶石、夕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合,其中夕线石形成稍晚;在石榴斜长角闪岩中出现石榴石、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晚期则生成绿泥石、绢云母、绿帘石、钠长石等低级变质矿物。我们在变泥质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中选择多种地质温度计及压力计进行变质作用温压估算,结果显示,这套杂岩的峰期变质条件达到了角闪岩相,其T=650-730。C,P=0.80-1.20GPa,相当于20℃/km的地热梯度。石榴石的进变质环带以及蓝晶石相向夕线石相的转变指示了顺时针演化的P-T轨迹,并在晚期叠加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对陡岭杂岩中不同类型岩石的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给出两个重要结果。其一占绝对优势的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侵位年龄介于2.51-2.47Ga之间,在一个变质沉积岩的碎屑锆石中也得到了一个约2.48Ga的重要峰值,证明在扬子板块北缘存在约2.54-2.47Ga的岩浆活动。由锆石Hf同位素分析获得的εHf(t)值介于-5.5到+0.3之间,计算出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3.30-2.95Ga。考虑到约3.3-3.2Ga和2.95-2.90Ga是扬子板块地壳两个重要生长时期,我们推测,陡岭杂岩中的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是扬子板块北缘古-中太古代地壳在约2.5Ga再造的产物,并可能有少量新生地壳的贡献。此外,在变质沉积岩的碎屑锆石中获得了约1.96Ga和1.39Ga两个重要峰值,说明扬子大陆地壳除普遍遭受到古元古代的再造和新元古代地壳生长外,在中元古代也有岩浆作用发生。其二,在石榴斜长角闪岩和变泥质岩中获得的变质年龄介于820-780Ma之间,同时在一个闪长质片麻岩中获得的变质锆石增生边的年龄为837±8Ma,说明陡岭杂岩的主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新元古代(840-780Ma),这是我们首次在扬子板块北缘识别出的新元古代变质事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扬子板块北缘在新元古代存在广泛的大洋俯冲和岛弧岩浆作用,我们推测这期变质作用可能与这次增生造山事件有关。陡岭杂岩中还广泛发育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侵入体,它们普遍遭受到晚期变形作用的改造,由3个样品测定的侵入时代为735-705Ma,指示了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的重要性。根据可利用的地球化学资料,陡岭杂岩中的新元古代侵入体属于1型花岗岩,具有岛弧成因特征,因此推断它们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其他文献
花灯歌舞是云南的文化地标,广泛流行于我国云南省近百余个县的少数民族杂居区、汉族聚居区,以农村和乡镇地区较为集中。花灯歌舞发展历史悠久,表演形式繁多,是基于民间歌舞之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抗拔桩与承台连接强度不够的问题,采用空心桩内壁刻槽的方法改善桩头连接性能。开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抗拔方桩填芯混凝土拉拔试验,结果显示方桩内壁光滑
关于汉代丝绸之路开拓的动因,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文明交流与军事外交方等方面,而从汉代边疆开拓与治理的角度来看,西汉前中期边疆政策的转变其实是丝绸之路开凿与畅通的根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社会各界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直接面向学生管理、教育的服务者。因此,高校需致力于提
校训是一所大学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精神的精髓。校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
海洛因依赖戒断是一个痛苦过程,但这是唯一出路。而戒断后所出现的睡眠障碍造成全身不适、心理痛苦而引起对海洛因的渴求,往往会造成戒断失败,走向复吸。本文收集1994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