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国人的健康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和发病率逐年增加,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医疗机构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国内大多数医院还是以植物绿量作为景观环境的主要评价标准,环境景观功能单一,设施服务不够完善,缺少人性化的设计,基本不具有景观康复疗养功能。本研究通过对康复疗养景观特点、类型、作用方式的深入分析,结合环境心理学、景观生态学、康复医疗学等不同学科理论与技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康复疗养的医院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梳理了康复疗养景观从萌芽期到发展期到成熟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康复疗养景观的景观类型和作用方式进行详细分析,讨论了园艺疗法、芳香疗法、森林疗法以及景观疗法的康体助益效果,总结提出了康复疗养景观以自然植物为基础、注重环境感知和环境体验、使用人群组成复杂的特点。(2)在景观设计理论问题研究中,从环境心理学和使用者行为特点的角度,探讨了景观环境诱导作用、景观环境感知和体验、环境色彩的应用、距离尺度的控制四个方面与康复疗养景观的应用联系,提出了康复疗养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康体锻炼便捷性、空间形式丰富性、社交环境舒适性、自然环境易近性的设计原则。(3)在景观构成要素的研究中,对园路、铺装、景观构筑物、雕塑小品、服务设施等硬质景观元素的进行具体分析,结合医院绿地景观的特点和适用人群特征提出了硬质景观要素应满足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易识别性的设计要求,并根据上述要求在技术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从植物元素、水元素、声元素、光元素、风元素等软质景观元素对景观环境氛围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各软质景观元素在康复疗养景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作用效果。(4)通过对华州区人民医院的地理区位、周边环境、建筑布局、景观现状和使用人群等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其场地绿化用地分散、植物品种单调、服务设施匮乏、使用人群复杂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景观提升、辅助医疗、健康疗养、休闲体验的绿地景观设计定位和以植物景观为基础、以医疗功能为导向、以丰富空间为载体、以五种感官为媒介的四项设计策略。(5)对华州区人民医院绿地景观设计提出了“一带多点五分区”的总体设计布局,即通过一条生态健身步道景观带将公共服务区、康复疗养区、情感理疗区、园艺疗法区和附属生活区串联起来,各景观节点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各景观分区和生态绿道当中,形成一个整体功能完善、区域功能明确的综合性康复疗养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