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也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呈现出具有区域化的发展特征,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然而,高职教育必须主动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才能更好的发挥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体现在与区域经济有多大的对接程度,也体现在是否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上。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在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做法;梳理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明晰了当前高职院校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如职业教育定位和人才培养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亟待强化;校企联合办学体制有待深化改革;教育质量达不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办学层次不够高,不能很好的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无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综合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现状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后,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这一涉农类示范院校作为典型范例,研究了其在服务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和有效措施,从中剖析了高职院校针对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这一状况可行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策略,如针对在校高职学生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从而调整适应区域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加速推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