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对甜樱桃涝后恢复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樱桃(Prunus avium Lindl.)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发展前景较好的树种之一。但该树种对水涝敏感,常因涝害造成树势衰弱,严重者死枝或整株死亡,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涝害恢复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和促进恢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上,本研究选用美早/大青叶甜樱桃为试材,涝后分别加入甘氨酸、尿素和氯化铵,研究了不同形态氮在甜樱桃涝后恢复过程中对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激素含量及根系呼吸强度、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涝后加入三种形态氮,对光合、荧光和叶绿素含量影响以甘氨酸、尿素促进作用更明显。恢复至第3天时甘氨酸、尿素、氯化铵、未加氮处理的甜樱桃叶片净光合速率恢复到正常的48.1%、40.7%、36.1%、16.2%,恢复至第9天时各处理分别恢复到正常的80.8%、44.9%、39.3%、5.6%,以甘氨酸效果最好。甘氨酸处理在恢复第1天开始即可减缓光系统光系统II(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系统活性(Fv/Fo)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趋势。(2)涝后各处理甜樱桃叶片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恢复至9天时,甘氨酸、尿素、氯化铵、未加氮处理的甜樱桃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达到正常的97%、84%、76%、70%,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正常的98%、87%、77%、74%。(3)涝后加入三种形态氮,提高了甜樱桃叶片的IAA和ZR含量,以甘氨酸促进作用更明显。各处理ABA含量恢复第1天时均高于正常,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以甘氨酸处理恢复效果最好,恢复至9天时已与正常无显著性差异。(4)涝后甜樱桃褐色木质根呼吸强度显著降低,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呼吸强度开始缓慢回升。恢复9天时,甘氨酸、尿素、氯化铵、未加氮处理的甜樱桃根系呼吸强度分别达到正常的89%、74%、66%、56%。(5)涝后加入三种形态氮均可提高甜樱桃根系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MDA含量)程度及降低O2—.产生速率、H2O2含量。恢复9天时甘氨酸、尿素、氯化铵、未加氮处理的甜樱桃根系SOD活性分别达到正常的94%、80%、70%、67%,MDA含量达到正常的94%、142%、162%、205%。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苹果品种‘鲁加1号’、‘鲁加2号’、‘澳洲青苹’、‘瑞丹’和‘瑞林’为试材,研究了其制汁适性;以苹果品种‘鲁加1号’、‘鲁加2号’、‘鲁加3号’、‘鲁加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