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HMGB1在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为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30只,体重160-220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LPS模型组(L组)、HMGB1中和抗体处理组(H组)。C组大鼠尾静脉恒速注射0.9%NaCl(1mg/kg)、L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同等剂量LPS,均在1小时注射完毕。H组大鼠在注射同等剂量LPS后12h/24h/48h分别尾静脉注射HMGB1中和抗体(2mg/kg)。各组大鼠均在第一次注射药物72h后处死。应用HE组织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与支气管伴行的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及面积改变,组织化学染色法半定量每组大鼠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PCNA、 bax、bcl-2的表达情况,RT-PCR法定量测定每组大鼠肺组织HMGB1、 bax、 bcl-2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每组大鼠肺组织HMGB1、bax、bcl-2蛋白含量变化。结果:(1)组织病理学染色显示,与C组、H组相比,L组的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H组与C组比较,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无差异(P>0.05)。(2)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PCNA、Bcl-2、Bax在C组、L组、H组肺小动脉中膜均有表达,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3)L组的肺小动脉中膜PA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C组相比,增殖指数显著增加(P<0.05);H组较L组明显降低(P<0.05);C组与L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得出,L组HMGB1mRNA含量较C组、H组比较显著升(P<0.05);L组Bax mRNA的表达相较于C组明显下降(P<0.05);经抗体处理后,H组Bax mRNA的表达相较于L组明显增加(P<0.05);与C组、H组比较,L组Bcl-2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5)蛋白印迹法表明, Bax蛋白表达在C组及H组均高于L组(P<0.05);Bcl-2蛋白表达在C组及H组均低于L组(P<0.05);HMGBl蛋白含量在L组显著高于C组及C组(P<0.05)。结论:1、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存在小动脉构型重建;2、HMGB1可能通过下调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肺小动脉上PASMC的增殖,促进内毒素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重构;3、HMGB1中和抗体处理通过中和HMGB1作用,抑制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后由于PASMC异常增殖和凋亡形成的肺动脉构型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