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经营效率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关系着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发展的大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受到了各方的关注。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其改革目标是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作为金融企业要实现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各方共同的努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金融服务质量仍然不高、自我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经营效率仍然较差,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自于大量的政策扶持措施,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还有待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经营效率到底怎样,哪些是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下阶段改革措施如何进行,这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学者较少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的效率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的结论也差异较大。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较为特殊机构,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二是研究改革前后变化所要使用的面板数据通常较难获得。本文以四川省部分农村信用社作为典型样本,从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经营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建立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研究模型,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经营效率进行评价,找出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改革前指2001~2004年;改革后指2005~2007年;经营效率主要包括有生产效率(又称为技术效率)、成本效率。本文一方面,根据农村信用社发展特点,给出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银行机构的异同点,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以期弥补当前学术界在农村信用社效率研究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面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对本文的经营效率研究结论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建议,以利于达到改革目标。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采取微观行为与宏观环境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各项假设和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研究结论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具体建议。在理论模型上,主要方法是管理科学中数学规划和计量经济学中回归分析方法。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结构与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问题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整体框架。第二章,国内外信用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概述。本章介绍了国外和我国台湾省有关信用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宽泛的考察空间。同时,对国内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改革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为研究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提供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第三章,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梳理了企业绩效研究的发展脉络,指出了不同评价方法的重点内容及其关注对象,结合本文研究的需要,提出了采取内部横向比较和时间纵向比较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进行研究的思路。同时,对银行金融机构绩效研究的有关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研究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评价了目前农村信用社绩效研究的各种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农村信用社改革背景、借鉴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成果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经营效率研究的具体方法。第四章,研究设计。本章对比介绍了前沿效率分析的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在借鉴其他学者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评价、成本效率评价的DEA模型,并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同时运用两阶段分析法和自举法(Bootstrap)构建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根据农村信用社的特点,选择了投入、产出指标及其投入要素的价格指标。本章还对样本选择及其数据收集情况进行了说明。第五章,农村信用社生产效率、成本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本章应用DEA方法和DEA Solver软件,首先对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中的51家信用社在2001~2007年的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相应的投入冗余、产出不足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对51家信用社在2001~2007年成本效率及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51家信用社在2001~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变动及构成进行实证分析。本章研究发现:生产效率在改革后总体上逐年增长,但2007年出现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始终较低并且改革后有下降趋势;规模效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不良贷款对生产效率的测度影响很大;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前后总体上都存在较严重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成本效率总体水平较低,且有下降的趋势;配置效率偏低是成本效率总体较低的主要原因;配置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和固定资产折旧增长较快,但未能实现人员、固定资产和资金的合理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前后都呈现增长态势,但改革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改革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增长动力来自于技术进步,同时各信用社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态势加剧。第六章,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本章采用面板数据下的Tobit回归模型和自举法对四川省51家信用社在2001~2007年期间的纯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研究发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存贷比、支农贷款比例和平均总资产对纯技术效率影响是正向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比重、不良贷款比率、当地人均GDP、营业成本率、资产贷款比例和投资股比例对纯技术效率影响是负向的。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存贷比和业务创新能力对配置效率影响是正向的;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比重、不良贷款比率、当地第一产业比重、资产贷款比例和投资股比例对配置效率影响是负向的。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存贷比、当地人均GDP、投资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对规模效率影响是正向的;平均总资产对规模效率影响是负向的。第七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综合前面几章的研究,本章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得出了研究启示,并指出了研究展望。第八章,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若干设想。本章根据前面的研究工作,结合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从改革政策设计和农村信用社内部经营管理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若干具体建议。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并力图作出创新:第一、本文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2001~2007年为例,将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到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研究的分析框架中,并计算了改革前后农村信用社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和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丰富了关于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研究的理论内容,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后续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二、本文以实证的方式,先从总体层面研究农村信用社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效率变化趋势,再分阶段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的经营效率变化。理清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的经营效率变化情况,发现了改革后经营效率值出现下降的趋势,也揭示了农村信用社存在较严重的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问题,这有助于学术界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前后经营效率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实务界把握改善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努力方向。第三、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对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了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原因,拓展了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影响因素的认识。在此分析框架下,得出的“支农贷款比例与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为破解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经营与坚持支农方向”的两难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本文中的部分结论,如“员工学历水平与效率呈负相关关系”、“投资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纯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呈负相关或不相关关系”等,与改革政策出台的初衷相悖,但深入分析后会发现恰恰是在实施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出现了较难理解的结果。这些研究启示政策制定一定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同时也要考虑实施过程的博弈对策,使改革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收到实效。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本文的数据以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为样本,数据来源有限,可以再扩大样本选择范围,使研究更具有代表性。第二、在计算投入指标可贷资金的价格时,由于从2001年到2007年期间,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进行了多次调整,对价格影响较大,受数据收集的限制,没有分离出基准利率调整对价格的影响。如果能得到这些数据,分离出基准利率调整因素后,得到的结论会更符合实际。第三、对研究中发现的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增长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尤其是2007年出现下降的原因,以及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差异较大的具体原因,还应结合实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人们更加乐意参加具有纪念意义的喜庆活动,而喜庆礼品也无疑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和彼此交流的工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明显改善和
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之间最重要的竞争之一。哪个企业有了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就会在企业竞争的决战中握有更多更重的筹码。然而,如何使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随着全球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如何对资源环境提供有效保护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被证明为卓有成
南洋公学时期④(1896-1904)1897年3月,南洋公学师范院‘哗行第一次招生考试,以“不取修膳”“咨送出洋”“择优奖赏”“优予出身”嘲等条件,向科举竞争人才,公开张榜招贤。
电视电影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率先开始在中国创作生产电视电影,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1200余部作品。电视电影不仅已经成为中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的特色使其成为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方式。因此,基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长沙市B小学的剪纸校本课程开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对文化自信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探究文化自信导向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而后提出应对策略。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
宫内节育器(IUD)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约70%妇女选用IU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使用IUD避孕人数的80%。国内外推广带铜IUD,增强了避孕效果,但置器者因铜离子对子宫内膜的影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实施以来,相关诉讼案件逐渐增多,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相对于传统的行政诉讼案件来说,是一种新型的诉
进化算法是一类鲁棒性强的全局搜索算法,对基于梯度的传统优化方法无法或难以处理的高度非线性、不可微、多峰、多变量问题,尤其是目标函数的导数无法求出,受噪声影响或没有
张爱玲和毛姆对异性有明显的性别偏见已是研究中的不刊之论。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张爱玲为何会如此钟情于明显透露出男权思想的毛姆作品呢,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本文由此入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