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足散配合弥可保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mexiao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糖足散配合弥可保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探究糖足散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微循环、凝血系统的改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后续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方法 依据2013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疗相关标准,选取早期糖尿病足(D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弥可保片剂,每次1片,每日3次。此外,治疗组采用糖足散薰洗泡脚,对照组仅采用温水熏洗泡脚,每日2次,每次20 min,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水平、主要临床中医症状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及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变化;应用肌电图行患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查,并通过超声多普勒对治疗前后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①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熏洗疗法,可明显降低DF患者FBG、2hPBG、HbAlc、CHO、TG、FIB水平,提高PT、APTT、腓总神经MNCV及腓浅、腓肠神经SNCV水平,明显改善患侧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肢端发麻、肌肤甲错等中医症状积分(P<0.01或P<0.05)。且糖足散组对腓总神经MNCV、腓浅与腓肠神经SNCV及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肢端发麻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②此外,相比对照组,加入糖足散熏洗还可显著性改善DF患者的TCSS评分、ABI、INR、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胫神经MNCV、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等指标(P<0.01或P<0.05)。且与治疗后相比,糖足散对上述指标中的TCSS评分、ABI、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HDL-C、LDL-C、红细胞压积、还原粘度等指标治疗后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糖足散熏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张患肢血管内径,加快肢端血液的运行,配合弥可保对治疗早期DF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含有的活血化瘀成分通过透皮吸收后,促进了DF患者的足部微循环以及水浴的热效应有关;由于糖足散熏洗法操作简单,病人愿意接受,依从性好,便于在临床中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小枝玫瑰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维药小枝玫瑰花中没食子酸、槲皮素、木犀草素的含量。观察小枝玫瑰提取物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观察其在降低
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改善病人心功能、保护肾脏功能,克服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能产生的干咳、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1]。缬沙坦动物体内试验显示出很好的降压作用,对心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应用时可平稳降压24h,峰谷比69%[2],血压正常时不产生降压作用,与食物同时服用并不影响疗效。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后2小时血压开始下降,最大降压效应在4~6小时以后[3-5]。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是一种源自俄罗斯民间的珍稀大型真菌,被广泛用于防治疑难杂症,特别是癌症。近年来,对于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已经日益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但是桦褐孔菌大规模的人工驯化还没有实现,其来源主要是靠采集,这使桦褐孔菌的开发利用受到了限制,而液体发酵培养恰能弥补这一不足。本实验通过液提深层发酵获得菌丝体,研究了菌丝体和发酵液的药理作用,主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