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糖足散配合弥可保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探究糖足散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微循环、凝血系统的改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后续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方法 依据2013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疗相关标准,选取早期糖尿病足(D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弥可保片剂,每次1片,每日3次。此外,治疗组采用糖足散薰洗泡脚,对照组仅采用温水熏洗泡脚,每日2次,每次20 min,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水平、主要临床中医症状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及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变化;应用肌电图行患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检查,并通过超声多普勒对治疗前后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①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熏洗疗法,可明显降低DF患者FBG、2hPBG、HbAlc、CHO、TG、FIB水平,提高PT、APTT、腓总神经MNCV及腓浅、腓肠神经SNCV水平,明显改善患侧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肢端发麻、肌肤甲错等中医症状积分(P<0.01或P<0.05)。且糖足散组对腓总神经MNCV、腓浅与腓肠神经SNCV及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肢端发麻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②此外,相比对照组,加入糖足散熏洗还可显著性改善DF患者的TCSS评分、ABI、INR、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胫神经MNCV、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等指标(P<0.01或P<0.05)。且与治疗后相比,糖足散对上述指标中的TCSS评分、ABI、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HDL-C、LDL-C、红细胞压积、还原粘度等指标治疗后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糖足散熏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张患肢血管内径,加快肢端血液的运行,配合弥可保对治疗早期DF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含有的活血化瘀成分通过透皮吸收后,促进了DF患者的足部微循环以及水浴的热效应有关;由于糖足散熏洗法操作简单,病人愿意接受,依从性好,便于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