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水质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方法,是当今生物工程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氨氮是养殖系统的主要污染物,目前多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生物脱氮的核心是硝化细菌。由于硝化细菌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硝化菌群增殖速度慢且难以维持较高生物浓度,对环境因子变化敏感,抗重金属及有机物冲击的能力不强,高浓度氨氮及亚硝酸盐进水会抑制硝化菌生长,使其在与异养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极易被系统淘汰。硝化细菌的固定化对解决菌体流失,提高硝化细菌抗冲击负荷能力,维持系统稳定运行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固定化脱氮技术,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改进的海藻酸钠、聚乙烯醇2种包埋方法固定化硝化细菌,通过研究发现:海藻酸钠+活性碳法和海藻酸钠+戊二醛法可以提高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延长固定化小球的使用寿命;聚乙烯醇+添加剂(1%海藻酸钠,4%SiO<,2>,0.3%CaCO<,3>)法固定化硝化细菌,固定化颗粒硝化性能较高,耐曝气强度大,对氨氮的处理效果好。
2、对可能影响聚乙烯醇+添加剂(1%海藻酸钠,4%SiO<,2>,0.3%CaCO<,3>) 固定化小球活性的多种理化因子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应用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25℃,好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随着供氧量增加而增强。
3、考察了聚乙烯醇+添加剂(1%海藻酸钠,4%SiO<,2>,0.3%CaCO<,3>) 固定化硝化细菌在脱氮实验装置中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当体积填充率为10%,反应器的硝化停留时间为8h,经过12个周期的运行,对人工配制含氨氮废水的去除率达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