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电能充电空间电磁场对血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adroi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目前定点充电桩的充电方式具有耗时、不安全、接口不统一等缺点,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给方式——无线电能充电。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新型供电方式不仅能够克服充电桩充电的缺点,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和较高的用户体验感等优点。国内外对电动汽车无线电能充电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在无线传输能量的过程中,电磁暴露对周围生物体是否会造成安全影响,是制约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在我国目前的研究中也处于空白。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对生物体的影响研究,本文做的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从电磁暴露对人体健康的角度分析满足电磁安全限值的必要性。总结并分析了国内外代表性的电磁防护安全标准—GB8702-2014,ICNIRP-2010和IEEE-2010在工频和射频两种频率范围内的暴露限值,并对GB8702-2014,ICNIRP-2010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频段内的公众暴露安全限值进行对比。2.要研究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人体的电磁感应分布情况,首先通过构造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不同输出功率的谐振线圈在三维空间的磁场分布情况进行仿真并总结。在此基础上,构建实际车体模型、成人模型、传输线圈模型,得到人在车内外以及身体不同位置处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3.搭建了一套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实验样机并且制定了一套关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电磁暴露强度的测量方法。实验过程采用三维电磁辐射分析仪,对无线充电过程中的电动汽车车体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选定测试点进行电磁测试。实验结果测得不同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分布,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4.在电动汽车无线电能充电实验平台电磁暴露最大强度的位置下进行连续30天,每天暴露2小时的小鼠电磁暴露实验。结果显示并观察实验暴露前后小鼠外周血细胞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电动汽车无线电能充电系统进行电磁安全性评价。
其他文献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随机和分层抽样在我院进行大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并采用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指导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
<正> 5′—肌苷酸不仅是“强力味精”的重要成份之一,也是治疗白血球减少等症的良好药物。因直接发酵法得率较低。可应用化学磷酸化法从肌苷制造5′—肌苷酸。在0—5℃下搅拌
文章以机械加工企业中某产品中的一连接器为例,分析其零件加工工艺、合理安排加工工序。由于零件特殊性需要专用夹具装夹,实现柔性化生产,从而取得最优加工路线同时保证零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我国现阶段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下,我们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信息化;在推进工业化时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
"职业高原"现象是当今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同起因的"职业高原"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发挥。面对企业员工"职业高原"现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针对某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对其包含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在内的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施工要点,最后通过实践得出本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合格,所用后浇
<正>记得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阿拉伯人的,在《一千零一夜》,说是从海上漂来一个瓶子,表面上看不出里面装有什么东西,静静的,但一旦打开瓶盖,就会放出魔鬼,如果再想让它回到瓶里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即在行驶路面间隔铺设一系列能量发射线圈,在电动汽车上安装能量接收线圈,对行驶中的汽车持续充电,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逆变器的软开关技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与发展,图书情报界已纷纷开展了大数据在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部门,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等重要领域具有极其重要
<正>国内患者非常珍惜每次就诊时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有时因为时间紧或医生埋头写病历,总觉得交流不太充分。《生命时报》记录的一些人海外就医的体验,或许在医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