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了皮肤居住和浸润的免疫细胞对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rthyl ether,HMME)的吸收特性及HMME-PDT对其增殖的影响;HMME-PDT对小鼠照射局部皮肤抗原性及系统免疫的影响;并初步寻找了皮肤对HMME-PDT反应的蛋白质分子标志物,以期初步阐明基于国产新型光敏剂的HMME-PDT对非肿瘤状态下皮肤免疫影响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1)密度梯度法常规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以多克隆刺激剂PHA和PBD+Ion刺激T细胞活化,同时设立未加刺激剂的静止T细胞作对照。分别以0~40pg/ml的HMME孵育60min或与10μg/ml的HMME孵育0~160min,以抗CD3抗体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孵育浓度和孵育时间对T细胞吸收HMME的影响。将PBD+Ion活化的T细胞和未刺激的静止T细胞分别与10μg/ml的HMME孵育1h后以MTT法检测HMME-PDT对两种状态T细胞的杀伤特点;(2)对数生长期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分别以浓度为0~40μg/ml的HMME孵育1h或与10μg/ml的HMME分别孵育0~2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对HMME的吸收特点;将Hacat细胞分别与0~40μg/ml的HMME孵育2h后,用532nm的激光以20mW/cm~2的功率密度分别照射0~20min,同时设立完全空白对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照光组,24h后以MTT法检测Hacat细胞的存活率。(3)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10mg/kg的HMME后立即以532nm的波长,50mW/cm~2和100mW/cm~2的功率密度对小鼠背部皮肤分别照射20min,在照射前后的不同时间点分别以DNFB诱发的小鼠右耳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为动物模型,观察鼠耳肿胀程度的变化并取材行HE染色;在PDT后24h取小鼠照射处皮肤,制成单细胞悬液,一部分以流式细胞仪检测LC表达CD80和CD86水平的变化,另一部分与C57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共培养3d后用MTT法检测混合表皮淋巴细胞反应的强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