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救赎和道德的升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视角下的《都是我的儿子》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smb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瑟·米勒是美国最重要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他一生获奖无数,包括“普利策奖”、两次“纽约剧评界奖”、“唐纳森奖”和“托尼奖”等。他最著名的戏剧有《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阿瑟·米勒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一起,被称为美国现代戏剧最重要的三位剧作家。受亨利克·易卜生的影响,他写了很多社会剧。因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阿瑟·米勒被誉为“美国的良心”。  1947年1月29日,《都是我的儿子》在百老汇上演后一炮打响,连续演出328场。这部剧象征着米勒戏剧创作成熟期的到来。它斩获了“纽约剧评界奖”最佳戏剧,“唐纳森奖”和“托尼奖”最佳作者。《都是我的儿子》讲述了个人除了有对家庭的义务,还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乔·凯勒是二战期间飞机零部件的生产商,他明知有裂缝的气缸盖会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却卖给了美国航空队。在法庭上,他否认自己的罪行并将责任推给史蒂夫。乔的妻子凯特沉浸在迷信中,并拒不承认儿子的死亡。在绝望中,凯特揭开了丈夫的罪行。安为了和克里斯结婚,拿出了拉里坠机前写的信。乔最终良心发现,愧疚自杀。  学者从伦理主题、戏剧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探讨,我对比之后发现对此剧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论文将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来剖析。剧中的主要人物是阿瑟·米勒精心刻画的,他们的人性都比较复杂。通过对乔、克里斯和凯特本能的本我、挣扎的自我和充满道德感的超我的分析,本文探索了他们良心的救赎和道德的升华。  本论文一共五章。绪论部分包括对阿瑟·米勒的简介、文献综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写作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分析乔、克里斯和凯特的本我。第三章探讨三个主要人物自我的挣扎。第四章剖析他们的超我。最后一章是结论。乔的死亡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悲伤和怜悯,还有启迪和信心。通过对《都是我的儿子》主要人物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析,阿瑟·米勒向我们展示了个人的逐步成长和人性的胜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