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快发展,然而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2014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中国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环境污染也成为中央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我国环境污染原因的研究,目前国内外主要有发展阶段论、资源禀赋论、经济增长模式论等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而从制度视角探究环境污染原因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中,地方政府在财政互动竞争的研究较多,而在区域环境财政政策互动竞争的研究较少。由于财政分权是地方政府竞争产生的制度原因,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财政分权理论方面的文献,然后将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评述。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本文建立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进而通过推导,提出了与区域环境财政政策互动竞争行为以及环境财政政策竞争对环境污染影响相关的三个命题。再次,本文以全国及省际环境财政政策收支数据为基础,在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空间自相关检验之后,通过不同的实证方法和模型,再次对命题进行论证,具体而言:(1)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得出竞争区域的环境财政政策在地理权重中的回归结果都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地方政府的环境财政政策采用的是相互攀比的趋同化政策,存在互动竞争行为;(2)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衡量区域环境财政政策的竞争程度,并就部分关键省份的竞争程度进行纵向比较,得出其动态竞争路径;(3)运用带交叉项的面板数据模型,证明区域环境财政政策竞争行为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并且中国的财政分权,通过加强区域环境财政政策竞争,进一步加重了环境污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