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发展就与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不断地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消耗了地球上的大量有限资源,改变了自然的内部结构,造成了资源逐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生态系统蜕变等现象,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正如美国学者雷切尔.卡逊(Racher.Karson)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坏已有的文明,生态环境恶化如不即时遏制,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①。”早在20世纪初,俄罗斯思想家B.H.维尔纳茨基就明确提出:“人类为了将来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不仅要为社会的命运负责,而且还要为整个生物圈的命运负责,因为在那时生物圈的发展将要由人类的活动决定②。”因此,为了人类能够在地球上长期生存下去和更好地生存下去,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和探索客观规律基础上萌芽了—循环经济思想。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波尔丁认为,宇宙飞船与外界相互隔绝,不存在能量和物质的交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全靠消耗自己内部的资源而运行着,最终飞船将会因为资源的耗尽而毁灭。他认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地球虽然比飞船大得多,资源也多得多,但是我们的地球也只是茫茫太空中一艘小小的宇宙飞船,人口和经济的无序增长迟早会使船内有限的资源耗尽,而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出的废料将使飞船污染,毒害船内的乘客,此时飞船会坠落,社会随之崩溃。为了避免这种悲剧,必须改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消耗型”改为“生态型”;从“开环式转为“闭环式”。经济发展目标应以福利和实惠为主,而并非单纯地追求产量。这就是所谓循环经济思想的源头。而要让宇宙飞船延长使用寿命,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实现宇宙飞船内的资源循环,波尔丁的这一思想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排放”开环式的线形经济提出了批评。对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第一,人与自然界应该共同发展,双向互动,在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发展自我的同时,还要绿化地球,保护自然资源;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最小化;第三,树立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理念,增强自然和谐意识,形成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进而,波尔丁引入循环经济概念以实现他对经济发展的设想,他提出,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十五时期以来,四川的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均增长12.5%,2007年比上年增长14.2%,经济长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7年四川GDP占全国为4.21%,2006年四川GDP占全国的比重为4.08%,2005年四川GDP占全国的比重为为4.02%,四川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四川的主要矿产资源缺乏,石油占全国的0.13%,天然气占全国的18%,煤炭占全国的1.5%,铁矿占全国的14%,主要矿产资源占全国的1.9%;四川的企业发展多是粗放性增长模式,科技含量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差,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企业集中度和集聚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各种类型的污染物排放仍处在较高水平,工业性结构污染突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城镇生活垃圾不断增多,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四川经济增长的成本在上升。
本文的主题是四川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其正文有四个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研究意义、目的等方面予以论述,主要是从宏观上阐述选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指出四川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相关材料更精练明确。论述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状况,总结了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不足之处,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也介绍了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模式以及对四川发展循环经济的借鉴作用;再次分析了四川经济发展状况及四川目前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资源的利用状况,分析了当前四川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得出了四川经济发展成本呈上升的趋势,同时也揭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四川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思路和基本对策,提出了四川发展循环经的战略路径济和政策措施。
本文的选题紧扣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发展四川循环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内外情况,对如何发展四川循环经济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