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就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运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对实际利率水平、金融深化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经济计量检验,以期寻求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继而在系统总结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率政策波动状况和中国现期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和宏观经济背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该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主要介绍理论界中凯恩斯学派,金融深化学派以及早期的瑞典学派关于利率水平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不同论述.凯恩斯学派认为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下时,根据IS-LM模型的分析,通过中央银行调低的利率政策无疑可以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而金融深化学派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利率管制,实际利率低于资金供求均衡所决定的利率,降低利率会降低投资效率,抑制储蓄,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应深化金融改革来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实际利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部分在提出研究问题的同时也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第二部分,实证分析.详细介绍实证研究中计量模型的设计,数据的选取以及回归检验的最终结果.第三部分,相应理论解释.首先,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宏观经济背景对实证结果进行详细理论分析,准确说明利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第四部分,政策建议.在前面实证分析和理论说明的基础上,针对利率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