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分布式电源、高密度直流负载的接入和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直流配电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变流器将电气部分和机械传动部分隔离,直流电网不具备交流大电网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分布式电源、高密度直流负载的接入和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直流配电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变流器将电气部分和机械传动部分隔离,直流电网不具备交流大电网对直流侧稳定性支持,旋转电机内存储的机械动能也未能得到良好应用,造成直流电网惯性小,电压随功率变化波动较大,电压质量不佳,直流故障时尤其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直流电网惯性控制技术,为直流电网进行电力支持,改善系统惯性,减少直流电压波动,提高直流电压质量,甚至减轻直流故障的危害。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介绍研究对象五端环状直流配电网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控制策略。建立风力发电、蓄电池储能及负荷等单元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包含风力、储能单元、并网同步机单元以及交直流负荷单元的五端直流配电系统,为后续进行直流电网虚拟惯性控制技术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研究平台。(2)提出适用于直流电网内旋转电机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在交流电网惯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直流电网惯性的概念,并将直流电压变化量引入控制环节,引出虚拟电容概念。耦合风电机组转子转速与直流电压,提出风电机组适用的惯性控制策略,联系起同步电机控制变量与直流电压,提出同步电机适用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从电网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对虚拟控制的虚拟控制策略进行了稳定性相关分析,得到了虚拟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3)分析直流极间故障特性,并对引入虚拟电容的极间故障特性影响进行理论研究。在储能端引入虚拟惯性故障控制策略可以显着降低故障期间的直流电压下降速度,减缓直流电容放电速度,延后了电压过零点,甚至改变系统阻尼情况,为故障检测和保护动作争取更多的时间,改善保护作用效果和选择性,减轻极端故障对系统造成的损害程度。(4)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直流配电网系统,对文中所提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旋转电机虚拟惯性控制策略作用,其在相应不同负荷波动工况下,均能够起到良好的功率支持,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增强系统惯性,改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直流极间故障工况的仿真,验证了所提虚拟惯性故障控制策略,降低故障时直流电压下降速度,减缓直流电容放电速度,延后电压过零点,为故障检测和保护动作争取更多的时间。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风电场智能运维管控系统设计方案以及该方案的软件架构、拓扑结构和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方向。首先,从软件架构上数据、平台、业务3个方面展开,描述了对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上的主要传感器OLS的性能,分析了即将发射的美国极轨业务环境卫星NPOESS上相应传感器VIIRS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讨论了微光成像原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及中国加入WTO,国内、外医疗市场一体化使我国医院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酷.作为医院管理者的医院院长在医院生存与发展中所
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要素对整个旅游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旅游要素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旅游的发展状况。基于旅游要素,通过交通网络优化、旅游资源发掘
近年来,在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自2017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规范发展的区域性股权市场通知》(2017),证监会发布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2017)等,从国家制度层面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具体而言,这些政策
使用固定矫治器对120只Wister大鼠分别施以50g、100g的持续力,通过电子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及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大鼠牙受力后不同时期(1,3,6,12天)牙齿移动规律及相应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三组正畸
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病人中,镁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从2000年1月到2004年12月120例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西藏GY光伏项目实施旨在满足尼玛县电力供应不足,改善当地居民用电困难的现状。西藏自治区主要以小水电、柴油发电与太阳能电站构成,其中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kw,夏季最大出力1000kw,冬季出力约200kw-400kw;柴油发电(发电机功率400kw,实际出力200kw)。这与当地居民用电量形成较大的缺口,居民用电均实行限电供应,严重影响与制约当地基本民生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为改善尼玛县长期存在
特色的发展承载着园所文化的凝聚与传递,是园所发展个性化的一种体现。本文主要通过日常教育活动的实践,谈谈对园所特色发展的思考与点滴感悟。
近些年,技术治理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技术治理是当今中国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和政策实践的主导逻辑,且代表着未来中国城市治理的重要发展趋向。技术治理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政科层化的技术治理,即政府行为技术化、政府如何运用策略安排人们的生活,二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如何成功嵌入现有科层体制并在治理中发挥作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许多方向上对技术治理的诸多正面作用做了较为充分的讨论,但对技术治理何以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