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建城历史2200余年,自秦代置钱唐(塘)县以来,虽然经历过五代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两次繁荣的巅峰,但直到1978年,杭州的城市形态一直处于相对缓慢发展进程中,城市格局千年未有明显改变。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杭州城市发展提速,城市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6年和2001年杭州经历了两次城市区划的重大调整,改变了原有城市格局,实现了跨江发展,2014年又迎来了新的一轮区划调整,杭州城市形态面临新的整合。以全局的视角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杭州城市形态演变仅是杭州城市形态历史演进全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本研究以有明确城池记载的隋代杭州城为起点,通过对杭州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全过程的回顾,首先建立基于城市发展脉络的历史轴线,之后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的城市形态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入杭州城市发展全过程的坐标系中加以研究。在对杭州城市形态演变过程的研究中,作者采用了图形比较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实质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得益于受杭州市政府委托而开展的《城市化挑战与杭州城市有机更新》课题,作者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杭州城市形态相关的图纸及数据资料。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各阶段城市轮廓的比较把握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的总体方向,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数据分析的结论加以佐证,借此勾勒出杭州城市外部轮廓的演变全貌;另一方面,本研究借助空间句法“图形-数据”分析手段,以杭州城市道路组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重要年份的城市道路组构图形及数据特征,解读杭州城市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在大量图形比较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对杭州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总结。之后,研究聚焦于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和演变机制,对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具有杭州特点并经实践的检验的动力和机制进行了梳理,使之能够成为杭州后续发展及其他类似城市的参照,并能够为其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帮助。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1章简要回顾了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情况,介绍了研究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并概述了全文的思路和研究框架;第2章以杭州城市发展历史为主线,对杭州城市历史沿革和城市(城池)建设历程进行回顾;第3章以市区行政区和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以“图形-数据”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外部轮廓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其增长规模、拓展方向和扩张方式等特征进行归纳;第4章以城市道路组构(路网)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句法量化分析技术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内部结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对杭州全局集成核、局部集成核、局部分区等结构特征进行解读。第5章对杭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动力进行研究,并对杭州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系列产生良性作用的有效机制进行梳理。第6章在综合前文研究成果之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形态演变过程和城市建设中的一些不足提出对策,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建议,对下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