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80年代后,金融业全能化经营模式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金融竞争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市场本身的发展,国内、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主要取决于提供的服务如何?全能化经营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降低信息的收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增加盈利能力,提高金融效率。同时,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通,资本流动的范围和途径增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大。因此,在平衡金融效率和风险这对矛盾时,金融监管尤为重要。本文从理论的角度着力分析了金融机构全能化经营的效率、风险和监管,得到以下结论:只要金融立法健全,加强金融监管,金融机构具有自我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金融业就可以实行全能化经营,从而提高金融效率。最后,本论文在分析国外金融机构发展的典型案例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实施全能化经营的发展战略。在我国目前不具备全能化经营条件下,我国金融业在理顺金融分业体制,培育金融市场主体的同时,促进金融业务的交叉发展,顺应国际潮流,分步骤向全能化经营过渡,不断加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