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是纺织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棉及棉型织物作为纺织印染行业最主要的加工对象,在前处理过程中采用高温强碱的精练漂白工艺,虽然织物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处理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碱性废水,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破坏了生态环境。本实验是将康地恩生物集团开发的一种新型酯酶,用于棉针织物漂白处理,生物酶催化羧酸酯与双氧水反应生成过氧乙酸,进而在较低温度和较低pH值条件下对织物进行漂白。将其与生物酶精练联合使用来实现棉针织物前处理的清洁生产。 本实验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低温生物酶催化漂白工艺中各因素的较佳用量或条件:精练剂2g/L,稳定剂3g/L,双氧水12g/L,酯类催化酶3g/L,三乙酸甘油酯8g/L,pH值为9.5,温度为70℃,时间60min,浴比1:14。 在此基础上将低温生物酶催化漂白工艺与生物酶精练工艺联合使用,研究两种工艺同浴处理的可行性;并通过与传统工艺的比较来评价低温生物酶精练漂白同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低温生物酶精练漂白工艺处理的织物,其白度达到73%,顶破强力损失为10%,比常规工艺降低了50%,织物润湿时间小于2s,织物表面无棉籽壳,手感柔软。 最后通过测定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含量的变化,可以推测低温生物酶漂白催化机理是在弱碱性条件下酯酶催化羧酸酯与双氧水反应生成过氧乙酸根阴离子,进而对织物进行漂白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在棉针织物前处理中加入酯类底物和酯类催化酶,有利于降低漂白温度,漂白液pH值,同时织物白度基本达到要求。另一方面,避免了酸洗并减少了水洗次数,且排出的废水呈中性,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