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兼容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com_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以“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不相容”为分析框架来研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制度自发演化的逻辑是:正式规则要以非正式规则为本源,否则难以发挥其效力;经正式规则固化的非正式规则更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会在短期内随正式规则的改变而改变。发达国家私人公司的治理实践表明,其公司治理规则遵循的是上述制度自发演化的逻辑,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是相互兼容的。制度模仿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但在国有企业中,最大股东实际缺位这一现实条件与公司治理机制所本源的非正式规则存在根本的冲突,这是把相同的公司治理正式规则移植到国有企业却无法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关于经理选拔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非正式规则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严重制约着经理层决策能力的提高,从而阻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发挥。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打破国有超大企业的垄断地位、调整董事会成员的来源构成以及改革现行的经理选拔制度等;但本研究分析也表明,要想在国有企业中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最终必须依靠在国有企业中引入有发言权的私有产权主体来实现,这一方向性结论不容动摇。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状况进行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MBO的基本概念和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并对MBO理论进行了论述,从理论和历史
本文为了分析东亚货币合作应该率先在哪些区域内展开,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东亚各国(地区)适合建立货币联盟的程度的排序。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通常被人们认
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独立董事制度于2001年8月在我国开始正式推行。上市公司也纷纷引入独立董事。因此,加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特别是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独
本文借用了许多学科的知识,力求对企业组织这一主题进行透彻的研究,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有关环境与企业组织演进的理论进行研究,融入了企业理论、管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