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发布和接收机制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自然而然地对软件开发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分布式计算、客户/服务器结构、模块化和组件化、互操作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等。软件发展从结构化到多层结构体系到分布式结构再到如今的面向服务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的概念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现如今企业系统中需要信息交换的越来越多,实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初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基于中间件的交换到今天的Web交换,数据交换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了。而以往的数据交换平台一般都是通过点对点的通信或者中间件的使用来实现消息的交换,本课题将服务的概念引入到数据交换平台,使数据交换不用考虑传输的实现,而是在统一的封装协议下利用已有的消息中间件技术来调用信息交换服务。 本文引入了信息服务的概念,研究了信息发布技术和服务技术的现状,并且分析了原有消息交换系统的利弊,在基于XML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单服务封装协议、简单消息传输协议、信息服务的推拉协议和信息服务注册协议。服务使用组件和进程的形式运行,在远程调用的过程中使用自定义的协议来屏蔽对通信层的逻辑处理,只需要遵循已有协议即可以实现信息服务的发布,从而实现服务的远程调用,利用信息服务来完成信息的交换,使得信息交换平台的重心从复杂的通信逻辑脱离出来,从而更注重于系统结构、逻辑的改进。 信息服务发布和接收平台以元根服务器(服务管理中心)、根服务器(服务提供者)、客户端(服务请求者)三者的交互为基础,实现了一个面向服务的信息交换平台。 最后,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论文对全文工作做了总结,并对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其他文献
RFID物流通关服务平台的内容安全指RFID标签及通关过程中的各种电子单证数据的安全。作为商品的标识,具有全球唯一ID号的RFID标签成为商品信息的主要索引。由于标签容量有限,
互联网爆炸式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数量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消化能力,新闻信息的多重选择与无从选择的矛盾日益突现,甚至关系到新闻传播业
视频录象是安防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数字录象产品已经是当前的主流产品了。现在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分两类,一种是以嵌入式处理器及平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已经从单个应用系统的建设转变到企业协同工作平台以及协同服务环境的构建上来。这种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EAI方案。服务绑定机制是EAI平台中
信息化在众多大型企业和组织机构里面都实施了很久,因此每天在这些机构都有大量的信息系统在运行,同时因为种种历史原因使得这些信息系统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系统集成方
当前,很多企业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其业务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帮助决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然而,企业开发自己的数据挖掘应用系统,要么采用市场上现有的商业智
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用户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文本、图形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商业、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软件系统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普通的计算机软件,到银行或超市的终端系统,甚至到手机的软件系统。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现实中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