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克隆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o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损失是导致言语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000名新生儿。该种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50%)和遗传因素(50%)。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听力损失又分类为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占30%)和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占70%),其中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遗传缺陷是以听觉损失为单一损害,其遗传方式包含:常染色体隐性遗传(7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2%);X-连锁遗传(1%);线粒体突变母系遗传(1%)以及Y-连锁遗传。由于遗传性听力损失的表型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并存在特定的规律可循-基因变异,因此,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研究对于揭示听觉的生理病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基因组的进展带动了分子医学的新纪元,也建立了人类遗传学研究的新趋向。目前许多遗传学家正致力于人类基因序列的差异研究(human sequence variation),以求构建人类基因组的单倍型图谱(HapMap)并深入探讨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这也为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研究起于十六世纪,1846年Thomson发表的下颌骨-面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最早报道了综合征型听力损失,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最早见于1814年Adam的报道,隐性遗传则出现在16世纪Schenck的文献中,1882年,Politzer首次描述了X-连锁遗传的听力损失,而到2004年,王秋菊博士发现了一个Y-连锁遗传的听力损失家系,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遗传性听力损失的理论内容。自1995年发现第一个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基因后的近十年来,这一领域出现了飞速的进展。到目前为止,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座位以及克隆听力损失基因的工作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共定位了137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位点,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位点54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听力损失的基因位点67个;X-连锁基因位点7个,Y-连锁基因位点1个,共发现了40多个与听觉系统相关的听力损失基因:21个在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座位,23个在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型座位,2个在X-连锁非
其他文献
六月六日,在综改示范区某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产业基地投产现场,省委书记楼阳生与项目及合作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山西日报记者 李联军 摄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之际,6月6日上午,山西综改示范区举行第二期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活动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近30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由20世纪80年代的中等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市区人口达4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市的快速发展给昆明带来了一系列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I瞄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并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癌的I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分化程度等。
目的:探讨采用饮食与运动方式同步对糖尿病前期(IGR)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无运动习惯的63名糖尿病前期确诊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人)与实验组(32人),实验组饮食控制每日摄入总热
第一部分: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B7-H1及其受体PD-1在鼻息肉组织的表达目的探讨鼻息肉患者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B7-H1及其受体PD-1的表达和意义,探讨其与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关系。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评价急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分别行开腹手术及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关乎保障人民群众财产与生命安全的重任——消防宣传工作也应该顺势而为,充分借助当前各行各业信息化的丰厚资源,积极利用现代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