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制度”视角研究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一直以来是社区旅游研究的主题,既往研究多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静态分析社区参与旅游的制度安排与设置,近年来开始从制度嵌入性视角动态揭示制度如何约束和影响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行动的,但研究方兴未艾,无论在案例积累还是理论构建上都有待深入。青湖塘村是位于世界遗产地丹霞山入口处的一条自然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就在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下初步的参与了旅游开发,但几经波折直到2012年全村才真正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相较于距离不到几公里的瑶塘村和断石村晚了10多年。因此,本研究拟从制度嵌入性视角,对青湖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因素及嵌入性进行分析,从制度的根源揭示阻碍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原因,为同类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方法和扎根理论、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及运用Nvivo11.0对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青湖塘社区参与模式变迁路径为从无组织的个体自发参与到政府、资本和社区体制精英主导的组织参与再到社区精英群体主导的大众参与;(2)青湖塘社区参与旅游模式的变迁主要受到村民自治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新农村建设政策和景区规划制度等正式制度以及宗族制度、村规民约、村治文化和价值观等非正式制度多层嵌入的影响;(3)在青湖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同阶段主导其模式变迁的制度是不同的。在个体自发阶段主要受到村民自治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和景区规划制度等正式制度的强嵌入。宗族制度、村规民约和垄断型村治文化等非正式制度主导着该社区的组织参与阶段。而在大众参与阶段,村治文化(均衡型)这一非正式制度在决策参与占主导作用,但对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的约束作用缺乏效力,导致社区“个人主义”风行,进而引发了恶性价格竞争、拉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