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发展资金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起步较早,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但是,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探讨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在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以及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因素等的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为分析对象,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剖析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现状、结构和模式,利用案例分析法对QL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建议。本文分析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一)广东省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半市场化”模式,主要特点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聚焦在珠三角地区,区域分布不均;质押融资金额的小规模占比大、大规模偏少;质押融资出质人中企业占绝对垄断地位。与湖南湘潭、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和上海浦东、日本的“政府主导”模式相比,广东的“半市场化”模式里的政府和市场都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二)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未颁布强制力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法规、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的建设都不完善、缺乏全省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认可度不高、未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缺乏贷后管理;中小企业相关信息披露不足;中介结构价值评估方法有缺陷、缺乏专业的质押融资担保机构;高校未开展知识产权经济学等综合类专业。(三)基于本文分析,从政府、银行、中小企业、中介机构和高校五个方面提出改进:(1)政府应该充分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项政策并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平台;(2)银行要主动获取企业信息并提高审批效率;(3)中小企业要提高业绩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4)中介机构要提高专业素质并坚持独立性;(5)高校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