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减施对间作玉米花生生长发育、养分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87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花生分别是辽宁及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由于种植模式单一、常年连作,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连作障碍严重、肥力利用效率低,威胁了粮油安全生产。此外,肥料过分投入,造成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玉米花生间作不但可以提高土地当量比、增加产量,而且可以促进养分吸收,培肥地力。本试验在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下采用不同肥料处理,系统研究了植株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利用、土壤养分、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探明带状间作模式下养分运移规律,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促进了交互区玉米的生长发育,表现在株高、茎基周长、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同肥料处理下,施肥量越多,植株生长发育越快。K1(常规施肥)、K2(减肥)处理下玉米株高、茎基周长、根、茎、叶、果穗的干重显著高于单作和不施肥处理。然而,交互区的花生生长发育缓慢,干物质积累受到抑制。K0(不施肥)处理下植株株高、侧枝长、干物质积累显著降低。2.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下肥料减施促进植株养分的吸收利用。增施肥料有利于玉米和花生植株各器官对氮、磷、钾吸收,K1处理植株养分含量最多,K2次之,K0最少。其中,边行玉米植株养分高于中间行,而花生的养分含量则相反,单作花生(SP)养分含量最多,K1其次。3.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促进土壤中氮素的循环利用。从土壤0~60cm土层氮素含量变化来看,K1处理下边行玉米及交互区土壤氮素显著下降,而中间行玉米土壤在K2处理下氮素下降最多。花生单作下土壤含氮量下降显著。总体上看,间作模式促进玉米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4.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下肥料减施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施处理(K2)有利于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氮收获指数。而花生在单作(SP)条件下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最高,花生氮肥偏生产力在K2处理下最大。5.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下肥料减施处理提高了复合群体生产量。在K2处理下,边行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各处理之间边行优于中间行。K2处理下玉米产量最高,比单作玉米显著增加11.8%。而单作花生的单株荚果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粒重与产量显著高于间作处理,间作的中间行显著高于边行。
其他文献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作为我国九亿多农民的生活支柱,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中的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随着
背景:过去20年的肿瘤的遗传学研究表明,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与分子表型并非一致,而且,在评价临床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分子病理学更有优势。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