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几丁质降解酶基因的异质性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175758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丁质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连多糖高聚物,主要存在于昆虫的外骨骼、围食膜、肠道和气管以及植物和真菌的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多聚物。昆虫几丁质降解酶主要分为糖苷水解酶18家族的几丁质酶(Chitinase,Cht)和糖苷水解酶20家族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两种,这两种酶通过协同作用可将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几丁质酶是一种内切酶,可降解几丁质为几丁寡糖,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外切酶,可将几丁寡糖从非还原端水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几丁质降解酶广泛存在于昆虫的中肠、蜕皮液以及一些昆虫的毒腺中,对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丁质的代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几丁质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作为潜在的杀虫剂靶标、几丁质生物垃圾的降解和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酶工具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是将飞蝗Ⅰ型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mNAG1)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进行异质性表达,测定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的动力学参数。并通过胶状几丁质结合实验比较LmCht5-1和LmCht5-2对胶状几丁质的结合能力,从而确定几丁质结合结构域(CBD)的功能。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飞蝗LmCht5-1、LmCht5-2和LmNAG1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纯化将飞蝗Ⅰ型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mNAG1)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进行异质性表达。设计带有酶切位点、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以及6×His标签的PCR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构建到pFastbacTM Dual真核表达载体上,之后将重组载体转化到DH10感受态细胞中,得到重组Bacmid杆粒,将重组Bacmid杆粒转染SF9细胞进行真核表达。利用6×His标签蛋白与Ni-NTA柱的亲和性对所表达蛋白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胶和Western Blot对纯化后的目的蛋白进行检测。二、飞蝗几丁质降解酶的酶学特性分析获得纯化蛋白后,测定了酶的最适pH、pH稳定性、最适温度、热稳定性以及酶的动力学参数等。结果显示LmCht5-1和LmCht5-2具有相似的最适pH和温度(使用寡聚底物4MU-(GlcNAc)3时,二者的最适pH值为6,使用多聚底物CM-Chitin-RBV时二者的最适pH值均为9,最适温度为40℃)。使用寡聚底物4MU-(GlcNAc)3测定酶的动力学参数时,LmCht5-1的Km值比LmCht5-2小,LmCht5-1的Kcat/Km值比LmCht5-2大,相反,使用多聚底物CM-Chitin-RBV测定酶的动力学参数时,LmCht5-1的Km值比LmCht5-2大,LmCht5-1的Vmax/Km值比LmCht5-2小,说明LmCht5-1倾向于水解寡聚底物,而LmCht5-2则倾向于水解多聚底物。使用4MU-GlcNAc为底物测定LmNAG1的动力学参数时,LmNAG1的Km值为0.28±0.02mM,kcat/Km值为3215.12±61.98 mM-1S-1,说明LmNAG1酶对底物4MU-GlcNAc有着很高的亲和性,且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在蝗虫体内,LmCht5-1可能主要负责降解寡聚几丁质,LmCht5-2可能主要负责降解多聚几丁质,而LmNAG1主要负责将LmCht5-1和LmCht5-2的降解产物通过外切水解作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单体。三、LmCht5-1和LmCht5-2的几丁质结合特性分析LmCht5-1和LmCht5-2在结构上都具有信号肽、一个催化域和一个连接区,此外LmCht5-1比LmCht5-2多一个CBD区(Chitin binding domain)。本研究通过Arakane等[1]所描述的几丁质结合特性研究方法对飞蝗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的几丁质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含有CBD区的LmCht5-1可以和胶状几丁质紧密结合,而不含CBD区的LmCht5-2则几乎不能结合胶状几丁质。本研究首次将飞蝗Ⅰ型几丁质酶(LmCht5-1和LmCht5-2)和β-N-乙酰葡萄糖苷酶(LmNAG1)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上进行表达和纯化,并对纯化蛋白进行了最适pH、pH稳定性、最适温度、热稳定性以及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进一步明确了LmCht5-1、LmCht5-2和LmNAG1的理化特性,为利用几丁质降解酶进行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以杂交水稻耐盐型汕优10号和盐敏感型两优培九为实验材料,通过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2-DE)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MS)技术,分别对早期幼苗(10d苗龄)和三叶期(18d苗龄)幼苗在正常和盐胁迫条件(100mM NaCl)下盐胁迫响应蛋白质组进行分析、鉴定,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将两种水稻分别播于含清水(对照)和100mM NaCl的发芽盒中,1
核设备排放的含氚废水及废气因为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对生物和环境均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核能工业的发展,含氚废水、废气等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氚在军事等领域也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成功实现铂疏水催化剂表面铂形貌二维的可控生长。论文分别使用悬浮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三种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聚苯乙烯微球,分别记为PS、PS-和W,并用动态接触角分析仪、TEM、SEM、FTIR、C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