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藏药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是唇形科(Lamiaceae)青兰属(Dracocephalum)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及甘肃的干燥河谷河岸、田野、草滩或松林边缘等地,在民间主要用来治疗治疗肝炎、胃炎、头晕、黄水疮口不愈、出血等疾病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甘青青兰具有许多药理作用诸如抗氧化、抗缺氧、抑菌、抗炎、抗病毒等。迷迭香酸(Rosm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药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是唇形科(Lamiaceae)青兰属(Dracocephalum)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及甘肃的干燥河谷河岸、田野、草滩或松林边缘等地,在民间主要用来治疗治疗肝炎、胃炎、头晕、黄水疮口不愈、出血等疾病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甘青青兰具有许多药理作用诸如抗氧化、抗缺氧、抑菌、抗炎、抗病毒等。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是植物中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唇形科、葫芦科、紫草科中,迷迭香酸本身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抑郁等功效,在医药、食品保健、化妆品等领域上用途广泛。关于甘青青兰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上的关键酶报道较少,其生物合成途径由两条平行支路组成即苯丙氨酸代谢支路和酪氨酸代谢支路,C4H基因是苯丙烷代谢途径上的关键基因,是参与黄酮类、木质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关键酶之一,C4H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对提高甘青青兰中迷迭香酸含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甘青青兰为材料,同源比对克隆出Dt C4H基因,Dt C4H基因长为2 004 bp的碱基序列中有206 bp的5’UTR、280 bp的3’UTR及1条长度为1 518 bp的CDS,编码505个氨基酸,其预测分子量(MW)大小约为57.9 KDa,理论等电点(p I)9.12,Dt C4H具有膜锚区域(Membrane anchor)、富含脯氨酸区域(Proline rich regions)、苏氨酸结合点(Threonine-containing binding)、血红素结合区域(Heme-binding)等典型C4H基因保守位点,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存在信号肽,能引导蛋白质进行跨膜运输,q RT-PCR检测Dt C4H基因在甘青青兰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甘青青兰根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茎次之,与其他C4H基因在植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近。酿酒酵母蛋白表达Dt C4H,体外酶活测定结果表明Dt C4H具有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通过侵染甘青青兰叶片获得超表达及干扰表达的毛状根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t C4H超表达毛状根中迷迭香酸含量提高了1.1~1.7倍,基因表达量提高了1~8倍,干扰表达毛状根中迷迭香酸含量降低了24%~82%,基因表达量降低了50%~9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Dt C4H具有肉桂酸4-羟化活性,并参与了甘青青兰中迷迭香酸的合成。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品越来越重视。硒元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且能够增加机体抗氧化性能,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伤害。西藏的肉食品主要以牛羊为主。在西藏地区生产健康绿色的富硒羊肉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菌种为约氏乳杆菌,采用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的选择性乳酸杆菌培养液、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加硒时间,使用正交设计软件设计试验方案。探索出最适宜于约氏乳杆菌转化亚硒酸钠的条件,并得到乳酸杆菌的富硒量。从林芝
肉鸡腹水是肉鸡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在高原地区尤为严重。乳酸菌是一类动物和人最常见最重要的益生菌,具有抑菌、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可部分替代抗生素。本试验通过从散养的藏鸡新鲜粪便中分离乳酸菌株,筛选出益生效果好的乳酸菌,并应用到肉鸡上,初步研究藏鸡源乳酸菌对肉鸡腹水的影响。取得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采用饲养过程中没有添加抗生素的成年藏鸡的新鲜粪便为菌源,利用改良MRS培养基分离纯化菌
近年来,中央一直把目光聚焦于“三农”问题,且多次强调财政资金要往“三农”倾斜,也着重指出要充分发挥出支农资金的支柱作用。支农资金作为我国“三农”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其使用近况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学界广泛关心的问题。财政支农资金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改革,更能提高农民收入。理清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状态,并且解决掉阻碍财政支农资金效应发挥的各种因素,这是研究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现状的
为检测不同养殖方式对藏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从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强噶村选择放养和舍饲饲养的8月、12月和16月龄藏猪各3头,取背最长肌测定其基本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含量、脂肪酸及氨基酸,实验数据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层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舍饲组藏猪肉中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放养组藏猪猪肌肉钾、钠、钙、镁、铜、
本试验的试验地点,位于西藏那曲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 870 m,属于长期缺氧状态,那曲昼夜温差大,长年大风气候干燥,致使当地的一年四季之中没有绝对的无霜季节,所以给当地牧草的生长,带来了挑战。因此,找到能够高效育肥,提高产量的饲喂办法刻不容缓。本研究旨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那曲市班戈县,研究在西藏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水平的牛至油,观察其对西藏绵羊的生理指标、生长性能、肉质及肠道微生物等的影响,寻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在引起猪的相关疾病综合征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最小的哺乳动物病毒。目前,对西藏地区的猪圆环病毒2型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多重荧光定量PCV2分型方法的建立和感染性克隆构建与遗传特性研究,旨在了解西藏林芝地区PCV2流行情况并建立起快速及定量的PCV2分型方法,深入研究藏猪PCV2分离毒株遗传变异的意义与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水电基础设施建设,西藏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堰作为重要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控制河流或渠道的水位及流量,在水电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西藏高原地区薄壁堰研究较为匮乏的现状,本文以多功能变坡实验水槽和标准直角三角形薄壁堰为基础,对平均海拔3000米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西藏农牧学院水力试验大厅取水枢纽三角形薄壁堰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并且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且具有高致病性,给全球的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以及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表现症状:淋巴结和皮肤及内脏器官严重出血、高热、水肿、呼吸困难等。ASF常发生跨国传播,在国际上被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在我国也是作为一类动物疫病进行防护。目前对于ASF还没有有效的疫苗以及药物可用于预防本病,尚存在一些未净化该病的国家,仍需要通过必要的检
青藏高原是整个东亚重要的生态屏障,脆弱的生态环境与频繁增加的人类活动矛盾突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成为了青藏高原建设的重点。全球气温变暖的总趋势下,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环境压力持续增大,生态环境恢复是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为了保证生态恢复的持久性,需要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生态树种随着环境改变的变化范围,模拟当前气候和未来气候情境下不同物种适宜分布区,阐述其变化范围和方向,对青藏高原地区应
基于青藏高原低温的环境特点,低温发酵剂的研究在西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对西藏地方发酵肉制品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西藏传统发酵牦牛肉为研究对象,分离其中的耐低温乳酸菌及酵母菌,以其为原料进行耐低温复配发酵剂的研发,旨在得到能够适应西藏特殊环境的耐低温发酵剂。具体试验结果如下:从西藏传统发酵牦牛肉中分离纯化得到13株乳酸菌(分别编号为菌株3、1、2L、2B、4、5、A、B、C、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