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世界并不和谐,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此也带来了对中国发展的质疑声,甚至是“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因此,为了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矛盾,同时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构建有利的外部环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向世界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理论渊源,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但从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看,构建和谐世界的道路是一个渐进、漫长而又曲折、艰难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和谐世界实现途径进行较为系统的战略性思考,力求在构建和谐世界的道路上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和谐世界的内涵及特征,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平等、和睦互信、公正互利、包容开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并阐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中理论依据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马克思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和平外交思想、和谐社会思想共四部分。现实依据则从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以及中国为构建和谐世界所做出的贡献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别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环境五个部分分析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路径选择。其中构建和谐世界的障碍包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非传统安全尤其是恐怖主义的威胁、文明多样性未得到尊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共五个部分。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路径选择,这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所在。其主要路径包括: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缩小贫富差距,消灭不和谐根源;打击恐怖主义,树立新安全观;创造多元、包容的和谐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和谐世界符合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和时代进步的趋势,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并且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