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驱动的用户旅程图构建策略与设计应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rong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户旅程图作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验建模工具”,以其能够帮助设计师建立同理心、打破筒仓、促进跨部门人员协同等价值,被广泛应用于服务与用户体验设计领域。其构建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体验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全面性与时新性,而目前研究尚未在其设计过程中形成一套明确的、系统性的数据应用策略。此外,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传统以田野调查等质性研究为主的用户旅程图创建方式,日渐无法适应企业业务需求的突变与产品快速迭代的效率要求。由此,驱使设计师对旅程图设计范式进行改变。基于此,本文在数据驱动理念与设计思维融合的背景下,提出以多源数据驱动用户旅程图的构建与设计应用。将大数据的高效优势与定性研究的启发性优势相结合,优化用户旅程图工具,使其设计流程更具全面性与科学性。在设计研究中助力设计师与企业获得更具创新性的洞察和产出更具全局视角的设计决策。绪论部分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研究路径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指明了研究的前沿性与价值。接着,第二章的研究从用户旅程图相关概念与构建思路切入,结合国内外学界与业界的研究成果,总结出用户旅程图的设计价值及关键构建步骤。而后,研究对多源数据、数据应用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剖析目前用户旅程图在绘制与设计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多源数据介入其中的优势与价值。第三章节开始着重探索与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在用户旅程图构建四阶段,即设计背景认知、体验旅程编排、用户体验度量和可视化呈现与分析中的设计研究任务与应用路径,得到初步的方法模型。第四章旨在通过问卷调研、深入访谈以及专家工作坊测试的方式,验证上述策略的合理性、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界定不同类型数据在各环节的应用形式,修正与进一步发展前期所提策略。最终,在第五章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多源数据驱动的用户旅程图构建方法及设计分析策略。本研究所提出的用户旅程图构建及应用策略,一方面利用数据有效地弥合了设计研究者在用户旅程图绘制过程中的信息缺口,使旅程图的绘制更加理性化与精准化;另一方面,多渠道的数据增加了旅程图中用户体验的诠释深度,以及宏观与微观层面研究视角的洞察维度,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运用旅程图工具进行用户体验研究时,输出更细致的结论与更合理的设计决策。
其他文献
“中国饮食”这一概念并非自然生成的,而是民族饮食不断迈向统一体的结果。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从元代一直追溯到先秦时期。饮食拥有了民族身份后,汉食和胡食之间的博弈、融合就未曾中断。“汉化”和“胡化”贯穿饮食“中国化”的始终,成为政治上“华夷之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游牧民族主政的朝代,胡食曾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只要饮食文化进入“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政治语境,农耕饮食
某些电力用电户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异常用电,以达到少交电费目的,不但会造成用电安全隐患,而且也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而用电信息系统提供了海量的用户用能数据,其中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如何借助相关数据驱动方法对用户用能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出异常用电行为,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还可提高检查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检测异常用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分析,对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即随
鱼类腐败产生的大量胺类物质是新鲜度监测的重要指标,开发简单、灵敏的胺检测方法实时监测鱼类新鲜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苯并噻唑衍生物为母体,开发了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机理的荧光探针,制备了负载探针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作为指示标签用于大黄鱼鱼片的新鲜度监测,通过监测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VC)等新鲜度指标及指示标签颜色变化,分析其可行性。结果显示,在探针溶液中加入胺
鱼类在腐败过程中释放的胺类物质是评价新鲜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基于分子内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机理,以苯并噻唑(HBT)为母体,设计合成了两种对胺类物质响应明显的荧光探针,并制备了负载探针的琼脂糖凝胶指示标签,用于实时监测大黄鱼的新鲜度。结果表明,探针能很好地识别多种胺,识别后荧光从无色变为蓝色,达到"off-on"的识别效果,此外,探针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检测限低、响应快速等优点。在4℃贮藏
古诗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也不理想。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记录反馈教学情况,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依托,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笔者,以自己执教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古诗《浪淘沙》为例,初步探索互联网+古诗教学的应用模式。
铁(Fe)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植物一般通过机制I或机制II两种不同途径从土壤中吸收铁。OsbHLH156是调控水稻(Oryza sativa)铁吸收机制II的核心转录因子。为了进一步探究OsbHLH156的功能和调控网络,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筛选出并验证了两个与OsbHLH156互作的转录因子——OsbHLH168和OsZFP7,并通过亚细胞定位、生物信息学和荧光
目的 研究烟草烟雾提取物(CSE)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增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GF并鉴定其来源,制备含有不同浓度CSE培养液,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烟草烟雾对HGF增殖的影响。结果 作用24、48、72 h时,空白对照的光密度(OD)值分别为(0.2812±0.0296)、(0.3894±0.0298)、(0.5059±0.0269), 2.5%CSE的OD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柚皮素对高糖模型MIN6细胞增值活性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柚皮素对高糖环境下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分子机制的影响做铺垫。方法:用高糖培养基培养MIN6细胞建立高糖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0、25、50、100ug/ml)的柚皮素对模型细胞进行干预,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用ELISA检测胰岛素释放能力。结果:三个浓度的柚皮素干预均恢复高糖损伤MIN6细胞的增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