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开展大气环评工作的重要依据,其内容主要是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程序、评价内容和范围、评价的原则和技术要求等,随着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和环评技术的提高,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93大气版导则基础上,根据多位专家意见,修订编制了08版大气导则。目前,由于08版导则实施时间较短,技术要求水平高,因此,在应用中还存在着技术瓶颈,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本文以两版大气导则为研究对象,找出了两版导则七个方面的不同点。其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卫生防护距离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三个方面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本文结合案例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了08版导则的技术特征及应用难点,并提出了技术应对措施,有利于08版导则实施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08版导则与93版导则的不同之处在于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的确定、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内容要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七个方面。
(2)两版导则七个方面的不同点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卫生防护距离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三个方面的结果直接影响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通过案例比较分析结果是:同一案例划分评价等级时,93版导则结果是三级,08版导则结果是二级;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正常排放情况下,93版导则敏感点污染物小时地面落地浓度、日均浓度小于08版导则,非正常排放时,93版导则敏感点污染物日均浓度值小于08版导则;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分别为800m和0m。
(3)08版导则的划分评价等级方法更为科学,二级评价项目将会增多,实际工作量相对减少;08版导则预测模式数据要大于93版导则预测模式,能够更准确的反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实际扩散状况,且不要求在计算时将所有公式列出,工作量有所减轻;08版导则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方面较93版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较为客观和科学,但在低矮源及高架源处理上、标准选择、无组织源强方法上需改进。
(4)08版导则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辅助软件更加先进、预测模型更加合理、计算结果更准确三个方面。
(5)08版导则在规范性引用文件、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制度、气象资料的获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时的标准选择、无组织源强的确定等方面均需要改进,建议采取补充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说明、制定无组织源强确定技术规范、资料管理上公开化等措施来完善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