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安全检测的智能感知单元设计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智能感知技术成为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智能感知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内容,对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通过对国内桥梁健康状况检测系统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理论技术的发展及实际业务需求,提出以MSP430微控制器为核心、多途径数据传输方式的智能感知单元设计方案。方案实现了对桥梁局部结构性能的检测和桥梁周边环境的检测并将检测数据通过Zigbee无线组网以及串口和网口进行传输。本文对智能感知单元进行了硬件电路的整体设计与实现,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MSP430微处理器模块,Zigbee模块,串口模块及网口通信模块。结合桥梁检测的实际情况对感知单元所用器件进行选型,对使用到的主要芯片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芯片工作原理、外围电路以及工作条件等,给出硬件连接原理图。对智能感知单元进行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包括传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存储程序以及主控程序。其中详尽介绍了智能感知单元的三种数据传输方式。Zigbee模块主要用于传感数据的无线传输,串口模块主要用于感知单元测试维护以及数据受到信号干扰无法进行数据无线传输的情况,网口模块主要实现重点监测部位传感器数据的实时传输。简要介绍了软件开发平台IAR Embedded Workbench,给出部分程序流程图。对感知单元进行了硬件、软件和功耗测试,结果表明预期方案可行。最后,论文对所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对未来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生物电信号的人机交互技术是人机交互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表面肌电信号记录了肌肉在自主收缩时由肌纤维产生的电信号。它作为生物/机械人机接口的一种重要输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于断肢再植患者中应用延续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72例断肢再植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6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