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维权:民工权益保护的一种重要路径——以浙江省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为个案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民工在现阶段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时常遭受侵害,因此如何维护民工的权益成为当前社会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工会作为“工人利益的代表者”,其法定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其有理由成为民工权益的维护者。故此,研究工会民工维权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浙江省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的实践为例,对工会民工维权问题进行初步的系统分析。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交待了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本文的大致框架,并对几个核心概念做出必要的解释。最后,说明本项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的由来与发展。描述了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的历史进程。指出其发展大致经由初期的法律救助,到社会化维权,最后到源头维权与社会化维权的有机结合。 第三部分,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机制的构建与实践。介绍了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体系,重点考察了其建构的社会化维权和源头维权机制及其运作情况。 第四部分,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的社会效应。分析了义乌市总工会民工维权带来的积极社会影响,并借助问卷调查资料,探讨了工会民工维权的实际绩效。 第五部分,工会民工维权的社会基础。根据调查,指出工会民工维权是工会职能转变的必然,得到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特别是新《工会法》的支持;工会开展民工维权活动具有法理根据;工会的“亲民”特征,以及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工会开展民工维权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第六部分,工会民工维权面临的现实困境。调查发现,工会因在现实中很难脱离行政性,以及政府与工会在法律执行中的差异,即政府对效率的追求与工会对合法性的追求之间的冲突,导致政府对工会民工维权的一定阻碍。法治观念淡漠以及立法不完善给工会的民工维权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民工的流动性、受教育程度低,以及单一的经济目标追求等,给工会的民工维权带来了现实的困难。 第七部分,结语:提出民工维权是工会职能的延续与拓展。制度化是实施有效的民工维权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下,中国经济市场成为世界市场了。中韩两国不但过去而到现在一直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此加上韩流等的新交流要素带来了韩国企业在华投资的更多的
该研究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基础上,结合个案访谈资料,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集中探讨了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全文共分
当代西方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社会,是一个由符号支配、人被符号化的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及信仰由消费意识形态形塑,在消费意识形态背后隐藏的则是资本和权力。因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海洋强国”战略对社会各界如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识是行动的先驱,而海洋意
目前,世界各国竞相上马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或其他规模浩大的工程,与之相应,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移民群体。本研究以水库移民集中安置的湖北省柴湖镇的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
发展资金支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统筹发展,都离不开现代金融组织强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