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微相控制建模技术在大庆油田杏南开发区调整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区域沉积环境分析入手,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密井网条件下的测井资料,采用“标准层逼近控制、参照层系列、地质模式(沉积、构造)”对比方法,垂向上细分沉积单元,平面上细分沉积微相,对储层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绘制了56张沉积单元相带图,并根据砂体的发育规模以及所处沉积环境的不同对砂体进行了系统分类。在此基础上,应用FCM软件对沉积相带图进行了数字化处理,采用沉积微相控制反距离加权平均的方法建立了相控地质模型;并应用PBRS2.1并行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精细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 1、用相约束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各个单砂层的平面分布特点及对流体平面流动的控制,与传统的统计学方法相比相控地质建模井间插值结果更符合实际。 2、相约束条件下数值模拟可分相带区域进行精细历史拟合,其成果能量化不同开采时期和一定阶段下的不同沉积微相动用状况和剩余油分布,拟合含水率指标符合率为92.6%,较常规拟合提高10.0%,模拟数值与实际数值比较接近。 3、在建立地质模型时必须对模型进行精细处理,确保模型的可靠。一是要保证断层两盘井连通关系的正确,二是要保证井点微相值与网格中心点微相值的一致。 4、针对非均质油田的地质特点,结合砂体类型和渗流特征按沉积微相选用相对渗透率曲线,使油藏数值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地下流体的分布状态,更准确地描述各类油层的含水上升规律。 5、应用模型拟合结果按不同沉积类型、沉积微相进行动用状况、剩余油分析及压力分析,认为剩余油分布与综合分析的符合程度较高;压力分布与实际的变化趋势一致,可以用来指导油田开发调整。 6、分单元措施优化设计方法适用于高含水后期区块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设计,通过对拟合结果的分析应用,准确量化了高含水后期的剩余油分布,很好地指导了高含水后期的油田开发调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诊泪小管断裂伴严重眼睑全层撕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修复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泪小管断裂伴严重眼睑全层撕裂伤30例(30眼)
司帕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对G+菌和G-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1].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
目的:评估抗VEGF药物辅助玻璃体切除联合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水流体-导电性矿物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水流体-固体相互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矿床形成和演化的核心过程。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地质和地球化学家们对导电性矿物在水流体中的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