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d1通过降解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现代饮食结构下,脂肪肝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逐年增高,探索低脂饮食是否可以解决脂肪肝以及低脂饮食控制脂肪肝的具体机制成为本课题关心的重点。肝脏脂质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分子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TP citrate lyase,Acly)是一种胞质同源四聚体酶,可以在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下,催化柠檬酸和辅酶A转化为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酯。目前,在代谢紊乱等病理状态下,Acly的表达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动态调控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机体中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体内蛋白质水平的动态平衡。一旦失衡,机体将出现各种病理过程。既往研究报道,Acly可以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被泛素化降解,但具体机制尚不明晰。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HMG-Co A reductase degradation protein 1,Hrd1)是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ERAD)复合物的亚基之一,在蛋白质泛素化途径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主要是负责将泛素分子连接到目的蛋白质上,形成多泛素链,使得目的蛋白质被蛋白酶体识别进而被降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典型病理改变是脂肪变性和肝细胞损伤。因此,本课题旨在找到可以通过调控Acly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分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策略。方法及结果:在人肝癌细胞系Hep G2、小鼠原代肝细胞中进行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检测Hrd1互作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Hrd1可与Acly发生蛋白质-蛋白质相互结合并泛素化降解Acly,降低Acly的蛋白质水平。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Hrd1表达水平降低。分别测定乙酰辅酶a水平和脂肪生成率,证实Hrd1可依赖于Acly降低乙酰辅酶a水平,抑制脂肪酸合成。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脂质沉积,因此,随后在db/db小鼠中通过尾静脉注射过表达Hrd1腺病毒后在肝脏中特异性过表达Hrd1,检测甘油三酯含量、肝重及积累的脂滴数量等指标,证实过表达Hrd1可以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由于肝脏是全身能量代谢的中枢器官,因此使用同一批小鼠,检测基础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稳态、胰岛素稳态以及胰岛素敏感性,证实Hrd1在肝脏中特异性过表达可以维持全身能量代谢稳态。在已有体内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原代肝细胞,在体外模拟脂肪变性,证实Hrd1表达上调可以抑制脂质合成,减少脂质沉积,缓解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结论:调节脂肪生成的关键酶Acly可以被Hrd1泛素化降解,导致乙酰辅酶a水平降低,抑制肝细胞的脂质合成,从而大大缓解脂肪变性。肝脏Hrd1表达上调也可以缓解全身能量代谢紊乱。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Hrd1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T常规特征及纹理特征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的CT常规特征及纹理特征。本研究先观察测量肿瘤的最大径、钙化、囊变坏死、胰管扩张、强化方式及CT值等常规特征并进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在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VEGF能增加血管通透性,特异性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缺氧环境下能正向调节一系列包括VEGF在内的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浸
四氟化硅(Si F4)是电子和半导体行业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硅化钽、氮化硅等的蚀刻剂、P型掺杂剂及外延沉积扩散硅源,还可以用于制备电子级硅烷或多晶硅;由于四氟化硅在高温火焰中水解可以产生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热沉Si O2,还可以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用高纯石英玻璃;在光纤生产技术中,四氟化硅是制造硅基半导体器件时所采用的离子注入法的重要成分;此外,四氟化硅还广泛应用于水泥、电子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复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示踪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三所医院拟选择乳腺癌手术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患者84例(三所医院平均入组,各28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比吲哚菁绿荧光示踪方法(荧光法)和亚甲蓝染料示踪方法(蓝染法)检测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检出
自上个世纪以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合成类聚合物因其性能好、成本低而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的一份无价的礼物。其广泛的应用在包装,农业食品,消耗品,医疗设备,建材,工业,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多数人工合成材料不可生物降解,如果使用后未回收利用,则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从环境角度来说是可取的,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优势。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切除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比较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肝脏外科2014年01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180例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以及本中心实际情况,根据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ERAS组,85例)和传统治疗组(对照组,95例)。观察两组术后实验室检查(ALT、AST、ALB、TB、WBC、CRP)、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80例老年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常规行椎管内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0)、麻醉完成后5min(T1)、切皮后(T2)、手术结束时(T3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药物研发技术进步,抗菌药物不断地被研发运用,帮助人类战胜了很多疾病。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产生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对人类疾病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侵入性操作和有创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患者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已经成
研究目的: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罹患冠心病,其致死率高,严重的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现在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的两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最为常用:冠状动脉造影和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两者只能获取冠状动脉解剖学结构的病变情况,而非功能学信息,这是二者的欠缺之处。计算机断层扫描负荷心肌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CTP)成像和双源冠
目的分析基于CCTA所得的血流储备分数与冠脉斑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53名行CCTA的患者(共计195支血管)数据资料。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T-FFR)值,定义CT-FFR≤0.80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测量斑块特征:斑块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MLD)、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斑块内各成分体积、斑块负荷及高危斑块特征。结果与CT-FFR>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