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添加剂类型对蛋鸡抗热应激效果的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评估在夏季高温舍饲条件下,3种抗应激饲料添加剂对伊莎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在同一栋同一批42龄伊莎褐蛋鸡中选取产蛋率相近的健康鸡75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具体实验设计为:第1组: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不加复合抗应激剂);第2组:按基础日粮500g/T添加复合抗应激剂Ⅰ;第3组:按基础日粮1000g/T添加复合抗应激剂Ⅰ;第4组:按基础日粮1500g/T添加复合抗应激剂Ⅰ:第5组:添加复合抗应激剂Ⅱ;第6组:添加复合抗应激剂Ⅲ;自由采食和饮水。鸡舍最高温度为28~32℃,试验期30天。 试验期间记录蛋鸡生产性能,试验末取蛋样作蛋品质分析,试验结束最后一天早晨8:00对蛋鸡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测定GPT、GOT、AKP、LDH、TP、GLOB、ALB、G/A、GLU、IgA、IgG、IgM、T3、T4、K+、Na+、Cl-、Ca2+、pH值、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浆皮质醇。 试验结果:①饲料中添加复合抗应激剂有效降低了料蛋比,其中第2、3、4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6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日平均产蛋率也有所提高(p>0.05),有效降低软破壳率(p<0.05),综合效果复合抗应激剂Ⅰ要优于复合抗应激剂Ⅱ、Ⅲ。②复合抗应激剂Ⅰ对蛋品质有明显改善,能极显著提高蛋白高度(p<0.01),显著提高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p<0.05),对蛋形指数影响不明显。③血液常规结论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复合抗应激剂Ⅰ(1000g/T)显著降低了GPT和GOT活性、GLU、pH值、AB值(p<0.05),显著提高了AKP、LDH的活性及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清蛋白、K+、CL-的含量(p<0.05),总体效果要优于500g/T、1500g/T的添加量及复合抗应激剂Ⅱ、Ⅲ组;复合抗应激剂Ⅱ、Ⅲ提高了Na+、Ca2+、Cl-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提高了LDH的活性及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清蛋白的含量(p<0.05),降低了GLU含量及GPT和GOT活性但与对照组比均不显著(p>0.05),其中复合抗应激剂Ⅱ明显提高了AKP的活性,复合抗应激剂Ⅲ明显降低了LDH的活性。④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复合抗应激剂Ⅰ、Ⅱ、Ⅲ均降低了T3、T4、血浆皮质醇的含量(p<0.05),但复合抗应激剂Ⅰ要优于复合抗应激剂Ⅱ、Ⅲ。⑤对免疫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抗应激剂I对血清中IgG、IgA、IgM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效果优于复合抗应激剂11、m,对T细胞转化率以复合抗应激剂m效果最好,极显奢提高了T细胞转化率(p<0.01)。 由此可见,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各种复合抗应激剂有助于提高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缓解因热应激造成的代谢紊乱。复合抗应激剂I防止蛋鸡热应激的机理可归因它对蛋鸡应激系统、内分泌功能、蛋白质及糖类代谢、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抗应激剂I在蛋鸡生产中的使用效果要优于复合抗应激剂n、m。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分析:将玉米秸秆叶片、茎髓和茎皮分离,对其概略养分进行分析及采用体外累计产气法测定其在体外发酵的产气量,研究不同部位分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