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到”作为结果补语的习得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c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语料库研究和语言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留学生习得动词“到”作为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发现,动词“到”作为结果补语根据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类,其中四种类别之间存在习得难度差异,留学生较容易习得表示处所的结果补语,容易回避表示时间和程度的结果补语,较难习得表示受事的结果补语;即使到了中级高和高级阶段,“动词+到+受事名词”结果补语仍然是留学生习得的难点;比起中级高和中级低两个阶段的学生,高级阶段学生更容易在需不需要用动词“到”上受到干扰;动词的意义类型对“到”作为结果补语的习得也有影响,抽象动词比具体动词的结果补语更难习得。结合语料库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大纲和教材中把部分“动词+到”的动补结构当作词语教学,同时对“到”作为结果补语内部四种类型的意义和用法缺乏说明和解释可能会影响留学生全面地习得动词“到”作为结果补语的四种句式,诱发偏误的产生。
其他文献
万众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于7月27日召开。中体产业、乐视网、青岛啤酒,这些和奥运观赏、体育参与相关的股票,又被端上桌面。虽然如此,A股市场的大赛阴影却一直挥之不去。因为最近几年,A股市场每逢体育大赛就会腿软,每逢大赛市场就会跌的一塌糊涂。  统计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和亚运会四大赛事举办的12个月份,上涨月份仅有4次,而下跌的月份有8次,下跌比例为66%。其中
近年来,语法学界对于连词的研究给予了极大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语法学界关于转折连词的研究形成了多样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学位
本文以六个年份《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的定量分析为素材和基础,考察了新闻标题中的修辞现象。从遣词炼句、辞格的使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这三个角度出发,认为新闻标题的修辞使用
20世纪90年代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的后殖民理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批评研究中挑战西方权威话语、建设中国本土文化、建构中国文化批评主体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