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软件编解码器的性能研究与优化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u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JPEG、H.263、MPEG-1、MPEG-2 等图像多媒体国际标准相继出台,它们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实用场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Internet 的普及,以及对视频传输需求不断提高,现有的这些视频压缩标准明显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结合目前软硬件发展的情况,ITU-T 在继H.261,H.263 等视频压缩标准之后,制定了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并正式命名为H.264。新一代标准H.264 可以得到更好的压缩图像效果、拥有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灵活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发展的状况以及视频压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分析了H.264 编解码器的基本结构和实现流程,以及H.264 协议所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如基于多种运动矢量模块的运动估计、帧内预测,整数变换和去块效应滤波等。正因为H.264 具有这些新特点,它才可以得到优良的性能, 今后也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H.264 虽然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但是它的运算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其编解码速度也都比较慢,在通常的条件下,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本文在细致的分析了其编解码器后,对于解码器,编码器都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优化。对于解码器:首先调整了解码程序的流程,减少了对内存的访问;然后对于整数变换和非整数像素点的插值运算采用了MMX 和SSE 指令进行优化;对于一些使用较频繁的简单函数改用嵌入内联汇编函数的形式,使得解码器性能大为提高。为了便于使用,还把解码器封装成库文件,并用于WINDOWS环境下的播放器中。对于编码器中和解码器相似的部分采用了同样的方法优化。在它的运动估计部分,对于SAD 值的计算采用MMX 指令进行并行计算。最后把优化前后的编解码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编解码器在保证其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达到了缩短运行时间的目的。
其他文献
短波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远距离通信方式。作为短波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短波信道特性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短波信道属于典型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使用的接入网络类型、带宽等网络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的通信需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信业务,而是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向多媒体通信发展,从
近年来,随着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无线移动业务的开发与发展,移动用户对于高速无线数据传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量越来越大。有限的频谱资源更显不足,在第三
近年来,严重缺乏可用频谱的现状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可以更灵活方便使用无线频谱的通信方法,而认知无线电技术则是新兴的一种备受瞩目的通信方式。在认知无线网中,主用户的可用
智能运输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把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等与行政管理手段结合,达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本文以海上舰船与舰船、舰船与直升飞机之间的超短波视距通信为背景,对超短波通信系统进行仿真与研究。文章详细分析了超短波海面无线通信信道的特点,无线信道的主要参数及
计算机技术与测试测量仪器技术的结合,出现了新的测试仪器——虚拟仪器。运用虚拟仪器技术能够达到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快速、方便地组建各种自动测试系统,并可以方便地利用计算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根据我国探月第二期提出的计划,进行月球车测控通信系统的设计。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深空探测的文献,确定出测控系统的整个组成结构,然后确定出整个系
目前,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及分析,对于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能力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实时地收集交通信息,通过视频检测的方法进行交通检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
现场总线是一种工业自动化和分布式过程控制网络通信中现场级的工业网络。使用现场总线网络通信的现场设备产生两种类型的数据: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非周期性通信分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