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艺术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起步,1971年琳达·诺克林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使女性主义艺术备受关注,并跻身于艺术史范畴。谈及女性主义绘画,弗里达是最容易被涉及其中的。弗里达的艺术自我意识极强,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主张,在艺术上寻求平等,而感情上又存在性别差异,女性主义在她的作品中萌芽并凸显。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旗帜越举越高的时候,世界范围内又开始重新关注这位女性艺术家。直至今日,弗里达的作品仍然对女性主义艺术的研究有所帮助。继弗里达之后,更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我、关注女性并投入到了20世纪中后期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她们出版大量的关于女性主义艺术的书籍,举办各种大规模的女性主义主题的展览,展出多类艺术形式的艺术作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艺术手法、思想上,都向现存的社会形态和艺术价值取向提出的尖锐的质疑和批判。本文把弗里达的艺术作为女性主义艺术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主要研究女性主义艺术的产生、存在形态、将来的发展空间和方向。本文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通过弗里达绘画艺术中所表现出的对政治和文化的独特见解,可以看到女性主义艺术的最初感觉和女性主义艺术的最初形态表露在对弗里达作品的分析中;第二,在此后的二三十年中,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西方各个领域发展起来,诺克林的文章使女性主义在艺术方面凸显出来,并引领了以研究性别差异原因为主题的传统女性主义时期;第三,葛内塞尔达·波洛克引领了女性进入艺术史的第二阶段——现代女性主义艺术阶段,对艺术史提出了质疑和要求;第四,至今女性主义艺术史中出现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以性别研究为特点的后女性主义艺术阶段,这一阶段批评家都用比较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性别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不平等待遇进行了分析,大量关于性别与艺术的女性主义文章出现;第五,女性主义艺术出现的历史任务就是抨击男权制度,维护女性艺术,女性主义的渐渐平息的原因是什么?女性主义艺术的道路还有多远?省去“主义”后的女性艺术的社会地位的价值评估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平等?这个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是对以上四个阶段的总结和反思,同时也是我在女性主义渐渐被遗忘的时刻急待再一次解释女性主义的原因。女性主义的思想不仅仅表现在艺术史和艺术评论中,还表现在艺术类作品中。本文也借大量的艺术作品来阐述女性主义在艺术上的表现,例如,弗里达·卡洛的自传性绘画、朱蒂·芝加哥的装置艺术《晚宴》等。女性主义艺术史学家和女性主义艺术家共同为女性艺术得到公平的待遇而奋斗,成为女性艺术发展中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高高的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举起,她引领着世界各地的女性艺术突破传统,踏步前行。女性主义是全球性的,对中国的女性艺术也带来了动力,因为民族情节的缘故,也是因为关注自身所处的环境,所以在文中不由自主时时与中国的女性艺术进行比较。女性主义艺术家都有一个特点,她们思想独立,在社会政治上颇有见解,艺术主张不拘泥于现有的流派,激进、幽默、智慧、勇敢、多元、有创造力。她们正在完成将女性艺术托起于历史之上的任务,也将继续这项任务。正是因为女性主义者的披荆斩棘,女性艺术才能够崭露头角。女性主义艺术成功的受到艺术界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褒贬不一,颇有争议,但是女性艺术家都坚强的面对,并不断自省和超越,使女性艺术越来越强有力的蔓延开来,同样会成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