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是常规猪群中健康常在的一种上呼吸道菌,是在猪只体内定殖最早、最普遍的细菌之一,多侵袭2周至4月龄的猪群,尤其是5周至8周龄仔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群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瑟氏病(Gl sser’s Disease),主要导致保育期仔猪发生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现代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持续上升,尤其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规则的严格要求下,必须淘汰受感染动物,加之抗生素治疗的高昂费用及其耐药性,该病已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当前养猪业的发展。陕西省关中地区部分养猪场内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时有发生,本研究从以上地区猪场疑似病猪采集病料58份,分离鉴定出两株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其培养特性、药物敏感性、致病力、NAD依赖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先后从陕西省宝鸡、汉中、咸阳等地区12个猪场,采集样品58份,在患典型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的猪只肺脏样品中分离出两株细菌,经实验室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PCR鉴定等最终确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说明采样猪场中存在副猪嗜血杆菌病。2.培养特性结果表明,分离株在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蛋白胨琼脂培养基、TSA固体培养基(无任何添加)上不生长,在TSA固体培养基(添加0.02%滤过除菌的NAD和5%无菌犊牛血清)、TSA固体培养基(添加0.02%滤过除菌的NAD)、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在TSA固体培养基(添加5%无菌犊牛血清)和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分离株有菌落生长。通过在TSB液体培养基(添加5%无菌犊牛血清和0.02%滤过除菌的NAD)、TSB液体培养基(添加5%无菌犊牛血清)、TSB液体培养基(无任何添加),每3h分别测定两分离株的生长曲线,由OD600nm值反映不同培养时间的活菌数、生长速度和NAD依赖性,结果表明,两株菌在TSB液体培养基中几乎不生长,在TSB液体培养基(血清和NAD)中的活菌数和生长速度均较在TSB液体培养基(血清)中较多、较快,分离株在TSB液体培养基(血清)中的生长情况也与相关研究报道副猪嗜血杆菌“严格NAD依赖性”不完全相符,说明两分离株不完全依赖NAD。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分离株均对头孢哌酮、链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四环素、苯唑西林、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左氟沙星、氯霉素、万古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较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低度敏感,对氨曲南不敏感。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均不能使小白鼠致病、致死。本研究中从陕西省发病猪场分离了两株不完全依赖NAD的副猪嗜血杆菌,为进一步探究副猪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