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有乡的日常生活艺术——《乌有乡消息》的艺术注解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有乡消息》与其说是一幅社会革命的蓝图,不如说是一部以乌托邦小说面貌呈现出来的艺术理论。这是一部综合的艺术理论,凝聚了莫里斯在此之前三四十年的思考,内容涉及建筑、自然、手工艺和种种日常生活中的“小艺术”。本文的写作目的正在于对《乌有乡消息》进行艺术注解,或者说将其作为艺术理论进行介绍,并从中发掘出一些莫里斯在其他地方很少谈及的日常生活艺术理想,如服饰理论等。从结构上讲,本文围绕乌有乡之梦而展开论述,大致包含梦境、梦的由来以及梦醒时分的内容。首先本文注意到的是莫里斯借以贯穿乌有乡世界的线索,并将莫里斯的理论放回乌有乡之旅的行程中进行展现和分析。“艺术为人们所创造,为人们所使用”,莫里斯呼吁将艺术从精英阶层中解放出来。对于莫里斯而言,艺术包括了一幢优秀建筑里面的所有艺术品。乌托邦文学的惯例是以日常生活所见之物展现新世界的不同,莫里斯则通过建构田园牧歌式的中世纪日常生活模式来搭造他心中的乌托邦。莫里斯的社会主义观是艺术社会主义,是从艺术的角度看社会主义,莫里斯的中世纪风格艺术(如服装)也就成为“平等、自由和友爱”体制下的具体艺术模型,同时反衬了十九世纪的现实。莫里斯在《乌有乡消息》一书中,借游览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一条从伦敦到牛津的风景路线,以及一条从汉默史密斯到凯姆斯哥特的精神路线。所谓“乌有乡”,必然寄托了莫里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梦境与现实是相混合的,因此本文还对造成莫里斯这一遗憾的现实艺术生涯进行探讨,以求看清到底是怎样的“日有所思”造成了他的“夜有所梦”。具有悲剧色彩的是,除了梦想难以实现之外,梦想本身也往往不是完美的梦,它将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遭受批评。在发表了这部小说,对一生的艺术理论进行总结之后,他将剩下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凯姆斯哥特(乌有乡中最具象征性的老房子)书籍艺术的经营之上,因此这不能不说是乌有乡艺术之梦的延续,也就成为本文所关注的最后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世界上万物都以其各自的形态而存在,家电产品也是如此。在各大商店里,各种各样的家电产品可谓是名目繁多,形态万千。但在众多的家电产品中,并不是所有的形态都是美的,都能被人们接受。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家电产品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过去简单的实用上面。人们更追求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审美情趣等等。本文系统化的论述了家电产品造型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位置、基本构成规律、心理特
京杭大运河是沟通我国南北地区的唯一一条大河,它的贯通为沿线城市造成了诸多影响。本文以运河城市—济宁为代表,研究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城市民间音乐的影响。探讨河运交通对地
期刊
期刊
期刊